桥头镇第四小学近年来以其独特的科技体育特色项目——无线电测向社团而受到广泛关注。该社团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还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身体素质,成为学校科技教育的一大亮点。
无线电测向运动是一项结合无线电通信技术与传统捉迷藏游戏的科技运动。学生们通过手持精密机器,利用摩斯电码辨别电台(信号源)的位置,以徒步或跑步的方式,在规定时间内迅速、准确地寻找出多个信号源。使用时间少、找满制定台数者胜出。这项运动不仅考验学生的体能,还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语言沟通能力、耐心和专注度,同时让他们在实践中掌握物理电路和无线电通信的基础知识。
2016年,桥头镇第四小学成立了无线电测向社团,并将其打造成为学校的科技体育特色项目。社团活动在“430课堂”进行,学生们在课堂上通过模拟“谍战”搜寻的方式,体验无线电测向的乐趣。在搜寻活动中,学生们化身情报员,通过调试波段、寻找哑点、定位搜寻等方法,根据信号声音的变化,寻找并“捕获”隐藏的电台。
多年来,桥头四小无线电测向队在各类赛事中取得了显著成绩,包括在东莞市中小学无线电测向比赛中五次荣获第一名,在广东省无线电测向锦标赛中获得优秀组织奖和团体第一名,在全国青少年无线电测向锦标赛中获得优秀组织奖和团体第一名,以及在中国无线电测向联赛中获得优秀组织奖和团体第一名。至今,该校无线电测向队已累计获得国家级荣誉353人次,省级荣誉522人次,市级荣誉119人次。
社团指导老师罗见平认为,无线电测向运动对学生的体能要求较高,因为在寻找信号源的过程中需要在大范围内来回奔跑。然而,这项运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身体素质,还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语言沟通能力、耐心和专注度。同时,无线电测向运动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掌握了物理电路和无线电通信的基础知识,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罗见平介绍,作为学校的科技社团项目之一,无线电测向社团一直以来深受同学们喜爱,每个学期都吸引着一批批学生爱好者加入。
无线电测向社团的成功不仅体现在竞赛成绩上,更在于它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校科技教育的推动作用。通过参与无线电测向运动,学生们在实践中学习科学知识,提高综合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社团活动的开展也促进了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得到了家长的大力支持。
桥头镇第四小学无线电测向社团的成功经验表明,科技与体育的融合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还能有效增强他们的身体素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实践科学知识、锻炼综合能力的平台。未来,这样的科技体育特色项目有望在更多学校推广,让更多学生受益。
莞讯网观点:桥头镇第四小学无线电测向社团的成功案例充分展示了科技与体育融合的教育价值。通过参与无线电测向运动,学生不仅锻炼了身体,还学习了科学知识,提高了综合能力。这种创新的教育模式值得在更多学校推广,以培养更多具有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人才。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