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教育厅近日发布《关于保障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两小时的通知》,明确要求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强健计划,确保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两小时,并推进每天一节体育课的落实,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按照《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的要求,该通知旨在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通过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开足开齐体育课,配齐配强体育教师,不断改善学校体育办学条件。通知还提出,要引导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推动学校体育育人理念的变革,带动家长和社会力量共同支持学校体育教育。
从2025年春季学期开始,全省各中小学校将普遍开展“校园阳光体育活动”,珠三角地区中小学校将在2025年秋季学期全面实施每天一节体育课,而粤东西北地区将在2025年秋季学期落实该政策的学校比例不少于50%,2026年秋季学期全面实施。
为确保政策落地,各地各校将通过增加体育活动时间、优化创新课程编排、保障场地设施配备、配齐配强体育师资及健全完善赛事体系等具体举措,多途径保障每天校园体育两小时。例如,学校将利用晨练、下午课后时间组织多样的体育活动,丰富课间“微运动”内容和形式,严禁“拖堂”挤占学生课间时间。此外,新建学校须按标准配备体育场地,鼓励利用校园周边资源拓展体育活动空间。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被要求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制度,并将每天校园体育两小时纳入教育督导重点。学校的具体时间安排将向全体家长公布,接受公众监督。
莞讯网观点:这一政策的出台体现了教育部门对学生体质健康的高度重视,将有力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与体育锻炼的协调发展,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莞讯网将持续关注该政策的实施进展及其对中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