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南方先进光源指导委员会成功举行了第三次会议,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科学合作迈出了重要步伐。在此次会议上,中国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与港澳地区的8所高校分别签订了合作协议,共同建设大湾区首台同步辐射光源——南方先进光源。这一合作旨在促进大科学装置集群的形成,推动区域科研能力的飞跃发展。
参与签约的高校及机构
参与此次签约的港澳高校包括香港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浸会大学、澳门大学和澳门科技大学。此外,粤港澳大湾区院士联盟和京港学术交流中心两个学术机构也加入了合作行列,共同探索南方先进光源合作建设的新模式。
合作背景与目标
中国散裂中子源与南方先进光源的结合,是基于二者研究手段的互补性。中国散裂中子源利用中子作为探针,观察物质的微观结构和动力学机制;而南方先进光源则通过X射线观察原子和分子的微观结构。这种结合能够实现优势互补,加快形成多种研究手段互补的大科学装置集群,从而产生“1+1>2”的协同效应。
项目进展与规划
目前,项目团队已经完成了一批关键技术预研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和阶段性成果。在前期用户调研的基础上,考虑到国内其他光源的实际情况,南方先进光源首批规划建设10条光束线站。通过技术创新,这些光束线站将提供超高的时间分辨能力,进一步提升科研支撑能力。
未来展望
随着中国散裂中子源的合作谱仪即将全部开放,项目团队将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需求,联合港澳高校用户开展应用技术研究,推动研究成果的产业化发展。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大湾区乃至全国的科研水平,还将促进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结论
南方先进光源的建设是粤港澳大湾区科研合作的一大里程碑。通过跨区域、跨机构的紧密合作,大湾区正逐步构建起一个世界级的科学研究和创新平台。未来,这一平台将在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众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科学探索和技术进步提供强大的支撑。
表格:南方先进光源首批规划建设的光束线站
本网观点:南方先进光源的建设不仅是粤港澳大湾区科研合作的一大突破,更是对中国乃至全球科学研究能力的一次重大提升。通过这一平台,科学家们将能够更深入地探索物质的微观世界,加速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贡献重要力量。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