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资金助力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科技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24-11-01 08:47:52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全球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在中国,多地政府正通过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创新财政政策工具,撬动社会资本,共同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
 
科创领域投入持续加大
 
广东省的东江实验室便是一个典型例子。实验室研制的核孔膜超黑材料,反射率最低可达0.01%,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可应用于隐身、空间探测等领域。2020至2022年启动建设期,惠州市财政累计投入建设经费12亿元,预计2024至2026年省市财政还将继续保持有力资金投入,保障实验室建设及可持续发展。
 
江苏省同样不遗余力。2021年至2023年,全省和省本级财政安排科学技术支出年均增幅分别为6.3%、8.5%,高于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年均增幅1.2和3.4个百分点;2024年省本级财政安排科技支出增长9.8%,保持了较高增长。
 
多种政策工具精准发力产业升级
 
在江苏南京的埃斯顿自动化装配车间,财政资金的支持使得机器人装配产线将装配时间由原来的40至50分钟缩短到15分钟,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江苏省财政加大对创新载体建设、智改数转网联、产业转型升级等四类设备贷款贴息以及“设备担”担保费补贴等财政资金预拨力度,新增预拨1.96亿元,累计预拨资金已达5.75亿元。
 
撬动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除了直接的财政投入,政府还通过投资基金等方式,撬动社会资本参与科技创新。珠海市财政局副局长章革介绍,目前珠海市级政府投资基金总规模324.38亿元,共投资子基金及项目121个,形成规模1057亿元子基金群,支持项目共1059个,合计投资额达895亿元,有效促进了各类创新要素和社会资源聚集。
 
深圳市龙岗区也设立了科技创新种子基金,总规模1亿元,持续加强与创投机构合作,引导撬动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帮助早期科技企业或团队解决发展资金难题。
 
专家建议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副院长、教授李旭红建议,应进一步深化财政科技经费分配使用机制改革;构建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财政激励机制;以创新市场为平台,引导经营主体建立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同时,通过减轻企业税负、提供税收抵免等措施,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
 
通过一系列财政政策和资金支持,中国各地正加速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还促进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未来,随着更多社会资本的加入和政策的持续优化,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将进一步增强,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表格:财政资金支持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情况
 
本网观点:财政资金的加大投入和精准使用,有效推动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未来,应继续深化财政科技经费分配使用机制改革,构建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财政激励机制,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推动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