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广东再次传来科技产业化的喜讯,比亚迪荣登2024年全球新能源车市场销量冠军,成为中国汽车市场的领军企业。这不仅是比亚迪的辉煌,也是广东科技产业化蓬勃发展的缩影。广东正以其强大的制造业基础和创新能力,迈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广东的科技产业化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8年全国第一,“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连续5年位居全球创新指数第二。广东不仅拥有华为、比亚迪等世界级创新企业,还涌现出优必选、康方生物等科技新星,这些企业以创新驱动,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广东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形成了独特的“广东模式”。以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为例,该实验室通过实行社会化用人和市场化薪酬制度,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自主权,激发了创新活力。6年来,实验室直接孵化产业化公司36家,其中18个项目融资超9.5亿元、市场估值超50亿元。这种模式有效架起了科技成果向产业化转移的“铁索桥”。广东省政府、市场、人才三方协同,推动科技产业化发展。政府通过立法和政策支持,如《广东省科技创新条例》,为科技创新提供保障。市场方面,广东拥有完备的产业链和庞大的消费市场,使得技术和产品研发能更快找到市场需求和落地方向。人才方面,广东汇聚了全球顶尖人才,如中国工程院院士韩恩厚、张清杰等,他们在广东扎根,推动科技创新。
我省构建了以产业、政策、开放为新的“三螺旋”科技创新生态。强大的制造业基础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底气,全过程的政策集成为科技产业化提供了支撑,而全球化的开放合作则让科技成果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最大化。这种“三螺旋”模型相互作用,创造了科技创新的“DNA”,让广东成为科技产业化的“最佳地”。
另外,广东将继续深化科技创新,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面临全球科技竞争的日益激烈,广东正把科技创新的“最大变量”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增量”。未来,广东将进一步优化创新生态,加强国际合作,提升在全球科技创新版图中的地位。
莞讯网观点:广东在推进科技产业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独特的“广东模式”,为科学家和创业者提供了实现梦想的大舞台。未来,广东将继续发挥其在制造业基础、创新能力、政策支持等方面的优势,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