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作为制造业大市,工业固废产生量巨大,近年来,东莞市生态环境局以创建“无废城市”为契机,深入开展“党建引领+治污攻坚”行动,构建了工业固废“产废企业全量纳管、固废流转全程智控、处废能力全链提升”的“三全”治理模式,有效推动了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
产废企业全量纳管:源头治理是关键
东莞市现有近7万家产废企业,工业固废年产生量超过800万吨。面对如此庞大的产废量,东莞市生态环境局从源头抓起,将所有产废企业纳入监管体系,切中了工业固废治理的关键要害。通过创新开发产废企业申报登记排查小程序,依托基础信息开展数据核查比对,建立了全市产废企业清单,推动了产废企业如实申报登记,实现了产废企业的全量纳管。
此外,东莞还首创了一般工业固废规范化环境管理检查评估机制,设定了12个检查评估指标,促进了产废企业“六建立六落实”,有效推动了中小企业充分挖掘清洁生产潜力。三年来,累计完成清洁生产审核企业730家,一般工业固废减少了10000多吨,从源头上削减了工业固废的数量。
固废流转全程智控:智能管控堵漏洞
东莞市在省内率先建成并启用了市级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综合管理平台,通过物联网设备对产废企业的固废出入库进行影像记录和实时数据采集,精准识别固废出入库异常、超期贮存、逾期申报等情况。平台运行以来,已有2.9万多家企业使用,出入库的固体废物超过120万吨,有效实现了工业固废的全程智控。
同时,东莞还创新设置了异常预警触发和任务派发功能,通过手机短信、平台消息即时提醒企业负责人和监管人员,初步实现了工业固废的全程追溯和智慧预警。此外,东莞还引入了相关行业专家,为工业固废治理工作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服务,引导企业创新研发冶炼残余物高效回收利用技术,实现了稀贵金属综合回收率超过98%、铝灰渣资源化利用率超过90%。
处废能力全链提升:打通处置渠道降成本
东莞市供销联合社打造了市加工贸易废料交易平台、市工业固废网上交易平台等两大平台,以网络竞价为基础,打通了产废、利用、处置单位的信息壁垒,拓宽了产废企业工业固废的处理渠道。东莞还建成了门类齐全、产能充足的固废处置体系,包括全省唯一的国家级资源循环利用基地——海心沙资源循环利用基地,以及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填埋场和铝灰渣资源化利用项目等。
通过这些措施,东莞市一般工业固废焚烧处置能力、生活污泥无害化处置能力和危险废物经营规模均大幅提升,满足了全市工业固废处置需求。此外,东莞还扭转了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能力不足的问题,推动了各类危险废物处置价格的普遍下降,为产废企业节省了大量处置费用。2023年,全市废物交易量14万吨、交易金额6.5亿元,相较于传统交易模式,为产废企业增收1亿元。
“无废城市”:东莞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
东莞市生态环境局通过构建工业固废“三全”治理模式,有效推动了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未来,东莞市将继续巩固工业固废治理成果,聚焦“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进一步加强工业固体废物环境污染防治,推动固体废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走在全省前列,为创建“无废城市”打下坚实基础。
莞讯网观点:东莞市在工业固废治理方面的创新举措,不仅有效解决了固废处理难题,还为企业节省了成本、增加了收入,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这种源头治理、智能管控、全链提升的“三全”治理模式,值得其他城市借鉴和学习。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