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升青少年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和兴趣,东莞市科协与东莞市林业事务中心于11月11日在东城第一小学联合主办了“保护生态家园 共建美丽湾区”蝴蝶多样性系列科普活动。超过千名学生参与了此次活动,通过科普讲座、展示与制作以及宣传三大环节,深入了解蝴蝶的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的关系。
在科普讲座环节,东莞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郑贵朝和东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刘颂颂分别围绕蝴蝶多样性和蝴蝶与环境的生态关系进行了详细讲解。他们通过生动的案例,讲述了蝴蝶的种类、分布、生活习性以及蝴蝶如何依赖特定植物生存等知识,使学生们认识到蝴蝶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角色和对环境变化的敏锐感知。
科普展示与制作环节则通过蝴蝶模型制作、观察蝴蝶标本和科普展板等形式,让学生们了解蝴蝶的生存智慧和其与环境的依存关系。展板内容生动有趣,不仅展示了蝴蝶的外貌,还标注了种类、习性等信息,加深了学生们对蝴蝶生态行为的认识。
此外,活动还准备了精美的科普宣传册,从多个角度展示蝴蝶的优美形态,包括其独特的花纹特征、飞行习性以及喜爱的栖息环境。这些宣传册便于学生们长期观察和阅读,进一步欣赏和理解蝴蝶之美。
通过本次活动,青少年不仅学习到了蝴蝶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的概念、重要性,还深刻理解了蝴蝶在生态系统中的关键作用。这不仅激发了他们对蝴蝶及生态环境的兴趣和保护热情,还对推动生态教育与科普工作、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及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表格:东莞市蝴蝶多样性科普活动概览
本网观点
东莞市举办的蝴蝶多样性科普活动,不仅丰富了青少年的自然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了他们对环境保护的热情和责任感。通过这种生动有趣的科普教育,能够有效提升青少年的生态保护意识,对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深远的意义。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类似的活动,让更多的青少年参与到生态保护的行动中来,共同建设美丽的生态环境。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