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东莞市文联文艺空间洋溢着新春的喜悦和文学的热情,“新春·进莞来团聚”城里的阳光——东莞基层作家新春座谈会在这里成功举行。东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武一婷亲临现场,与基层作家们共庆新春,共叙文学情谊。座谈会由东莞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东莞文学艺术院、东莞市作家协会、市文艺评论家协会承办。活动的主题为“城里的阳光”,旨在传递全市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对本地基层作家的关心慰问,推动“东莞创作”品牌的加速擦亮,促进东莞文艺事业发展和文化强市建设。
会上,武一婷部长强调,东莞市文联要团结和培育文艺人才,鼓励和帮扶文艺人才出精品,扩大东莞文艺的传播价值和影响力。她提出,要重点打造和擦亮“东莞创作”这张“金字招牌”,特别是文学这张“金字招牌”中的“王牌”。通过对作家和作品的梳理和分析,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实施科学有效的“王牌计划”,推出无愧于城市、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充满正能量的精品力作,并通过行之有效的宣传和传播,扩大东莞文学的影响力,将东莞故事、东莞精神传播向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改革开放46年来,超过2亿人在东莞工作过、建设过、奋斗过。正是缘于这2亿人的艰苦奋斗,东莞得以成长为全国第15座“双万”城市,被誉为“改革开放精彩而生动的缩影”。东莞“海纳百川、厚德务实”的城市精神品格,为无数来莞务工人员提供了工作、生活、体悟、碰撞的广阔舞台,为打工文学的孕育提供了坚实的土壤。本次座谈会上,与会基层作家便是改革开放46年来“2亿”在东莞城市建设者的缩影和代表,他们用真实性的笔触、原生态的信息,讲述了1座城与2亿人双向奔赴的故事,讲述了东莞改革开放以来所创造的“人—产—城—文”相融互促的新工业文明传奇。
东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是中国打工文学的重要策源地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东莞打工作家群强势崛起,成为中国文坛一道鲜有的亮丽风景。打工文学也成为“双万”之城东莞的文化名片和精神胎记。目前,东莞有30多位打工作家的打工题材作品,先后荣获了鲁迅文学奖、人民文学奖、庄重文文学奖、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百花文学奖、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等重要奖项,打工题材艺术作品则荣获了金钟奖、金像奖重要奖项。
接下来,东莞市文联、东莞文学艺术院将对打工文学的形成原因,从地域文化、历史传统、个人和社会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探讨与论证,努力保存东莞打工文学创作的珍贵记忆,对其进行全面、系统、整体的回顾和总结,探讨打工作家群体和打工文学发展的特性、特质和特征等。同时,对东莞作家进一步整合和梳理,形成有针对性的扶持、培育政策,进一步精准培育文学人才,与时俱进,深入研究新的打工文学的定义、内涵和特征,挖掘“新大众文艺”及其群体,尤其是作家及其文学作品,推出符合新时代东莞打工文学的精品力作,以此打造地域文化品牌高地,全面提升东莞文化形象和文化自信,提升东莞城市在国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莞讯网观点:此次新春座谈会不仅是对东莞基层作家的关心慰问,更是对东莞文学事业的推动和展望。通过打造“东莞创作”品牌,东莞正逐步成为文学创作的热土,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繁荣贡献着独特的力量。未来,随着更多精品力作的推出,东莞文学的影响力将进一步扩大,为东莞的文化强市建设注入更强的动力。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