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纪50年代的香港,梁氏家族从最底层的勤杂工做起,逐步积累了财富和经验,最终创立了全球玩具帝国——龙昌集团。这个家族企业的发展历程,不仅见证了东莞从“三来一补”世界工厂向全球智能制造中心的蜕变,也生动地描绘了港商企业从新生到繁荣的历程。
初创期:家庭小作坊的起步
梁氏家族的发家史始于“做胶花再生料”的家庭小作坊。梁钟铭回忆道,最初他们只是在香港的洪水桥开设了一间小作坊,依靠手工制作节日装饰品,如松果和胶花等,赚取“第一桶金”。然而,梁氏兄弟很快意识到,单纯依靠人工的小作坊难以实现长远发展,于是他们果断投资购置了第一台机器,开始承接零部件代加工业务。
扩张期:OEM代工与内地投资
1972年,梁氏家族拥有约220名工人,并陆续接到美国企业的小玩具订单。通过与美日企业的合作,龙昌不仅学到了先进的企业管理方法,还逐渐提升了自身的发展层次。改革开放后,梁氏兄弟抓住机遇,回到家乡东莞投资建厂。据梁钟铭回忆,1980年至1989年是梁氏兄弟的丰收年,订单多、利润空间大,工厂工人上千,毛利率高达35%,资产迅速增长。
转型期:从OEM到ODM
为了实现跨越式发展,龙昌于2002年成功收购了台湾的创艺精机技术公司,并成立了智能产品研发部,迈出了从OEM迈向ODM的关键一步。在此之前,梁钟铭曾经历了一次与命运的惊世大劫擦身而过的事件——因汇款问题改签航班而意外躲开了“9·11”事件。一年后,他成功收购了美国的Kid Galaxy公司,节省了300万美元,并利用旗下Bendos品牌全力开拓北美市场。
品牌建设期:OBM的崛起
龙昌通过收购和自有品牌建设,不断拔高商业环节中的毛利率,在行业内树立了不可撼动的地位。梁钟铭强调,品牌推广需要耗费诸多心力,但唯有具备创意,才能拥有价格的话语权。龙昌的产品线包括各类动漫玩具,如音速小子、铁胆火车侠等,深受消费者喜爱。
创新期:文化+科技的融合
面对传统制造业产能过剩的挑战,龙昌选择了“文化+科技”的发展道路,将智能机器人科技教育融入玩具生产中。龙昌研发的“教育机器人”已成为中国智能机器人科技教育的开拓者,为国内外超过3000所学校提供整体方案。龙昌智能机器人科普教育基地自建成后,接待参观学生超过6万人次,培训人次过万。
龙昌集团发展历程简表
如今,龙昌已成为全球最大智能产品研发及制造基地之一、世界知名品牌玩具制造一站式服务商。在东莞常平的龙昌数码城,拥有8万多平方米的厂区、64条生产线和1000余名员工,每月能生产约120万至230万件智能电子产品。同时,龙昌在海外的印尼工厂生产线也在不停运转,新的商业传奇正在谱写。
莞讯网观点:龙昌集团的发展历程不仅是梁氏家族奋斗史的缩影,更是香港及东莞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生动写照。从家庭小作坊到全球智能玩具巨头,龙昌的成功在于不断创新、敢于冒险和抓住机遇。未来,龙昌将继续在智能玩具领域深耕细作,为全球消费者带来更多惊喜。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