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1日下午,东莞市供应链综合服务集聚区授牌活动在沙田镇服务大楼成功举办。此举标志着东莞市在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方面迈出了重要步伐,旨在加快建设国家物流枢纽,提升制造业支撑能力。活动由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叶惠明、沙田镇镇委书记刘永定共同主持,并亲自为集聚区授牌。市发展和改革局、市商务局、市交通运输局等有关部门负责人,沙田镇有关负责人,以及飞力达、启盈、时捷物流、宏川化工等40多家企业代表出席了此次活动。
2023年,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联合多部门出台了《东莞市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实施核心集聚区打造行动。在此计划指导下,东莞已成功打造了多个集聚示范标杆,包括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检验检测认证产业园、科技服务集聚区、软信产业集聚区等,进一步提升了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支撑能力。此次供应链综合服务集聚区的授牌活动,是东莞市委、市政府落实以集聚区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部署的具体行动,彰显了东莞扶持传统物流向供应链物流转型、全力助推枢纽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的决心。物流作为实体经济的“筋络”,在连接生产和消费、内贸和外贸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今年9月,东莞成功获批成为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这将有助于延伸东莞生产制造业产业链,打造供应链,提升价值链,赋能东莞制造高质量发展。
东莞物流业基础雄厚,全市集聚了近2万家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市场主体,企业类型涵盖传统物流、电商物流、冷链物流、跨境物流、智慧物流等多种类型。东莞还培育了21家国家A级以上物流企业和86家保税物流企业。东莞飞力达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是其中的佼佼者,经营保税仓库、供应链管理、货物进出口等业务。其兄弟公司东莞联易达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则为大联大投资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华南智能仓储项目服务。在跨境电商领域,东莞市启盈跨境电商产业园有限公司作为海关总署认证的首批跨境电商试点企业之一,拥有规模大、自动化程度高、管理及监管模式先进的进出口处理中心。其“9610”出口业务连续9年位居全国前列,今年以来出口额已达341.5亿元人民币。
东莞物流枢纽的组织效率正不断提升,初步构建了以国家物流枢纽为核心支点,连接物流中心、港口码头、机场货站、铁路货场、公路场站等节点设施的“通道+枢纽+网络”的双循环物流运行体系。广东铧为现代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在公转铁运输结构调整、节能减排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东莞—香港国际空港中心作为全球首个直达机场空侧的跨境海空联运项目,横跨内地与香港两大关贸区,进一步提升了供应链综合服务能力。此外,东莞还完成了全国首创的跨境电商出口嵌入式监管改革试点,跨境人民币结算额位居全省地级市首位,实现了物流与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的加速融合。
虎门港综合保税区作为东莞市供应链综合服务集聚区所在地,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西临国家一类口岸东莞港。园区内现已进驻34家海关账册企业,涉及保税仓储、简单加工等保税物流业务,以及跨境电商、保税检测维修等保税服务业务,辐射上下游企业5300家。
集聚区将继续推进建设国家物流枢纽,重点培育具有行业引领力的大企业,畅通国际国内枢纽网络,打造枢纽经济新质生产力。目标是成为全市物流与产业协同联动融合发展新载体、产业空间高度聚集新引擎,为构建国家物流枢纽网络和高水平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贡献力量。东莞市还将持续通过融合各镇街(园区)特色产业优势,在集聚区打造、领航企业培育、生产性服务业人才招引等关键环节投入更多政策资源,打造更多各有特色、百花齐放的集聚区,更好赋能全市“8+8+4”现代产业体系。
莞讯网观点
东莞市供应链综合服务集聚区的成功授牌,是东莞市委、市政府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里程碑。通过集聚区的建设,东莞不仅能够提升物流业的组织效率和综合服务能力,还将促进制造业产业链的延伸和升级,为东莞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未来,东莞有望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的生产性服务业高地,为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