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联想在英国高等法院起诉中兴通讯的新闻成为舆论焦点。此次诉讼涉及双方多家公司,目前更多信息尚未公布,引发外界诸多猜测与讨论。
在手机领域,专利许可诉讼并不罕见。专利纠纷的目的通常是为了争夺市场资源、维护技术话语权以及保护企业研发投入。中兴通讯在通信标准领域研发投入巨大,近五年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持续提升,2023年研发费用超过250亿元,全球5G标准必要专利排名中位居第五。而联想作为全球第八大手机厂商,虽在北美地区市场份额较高,但在专利储备量上与中兴相比处于劣势。
联想近年来已与多家公司达成专利协议许可,部分协议还伴随着诉讼。如果专利谈判不拢,可能会导致产品下架。此次联想起诉中兴,外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是其原因。从专利储备情况来看,中兴具有明显优势,而专利战的原本意义应是推动技术进步和商业竞争,并非单纯的攻击手段。中兴回应表示对联想远赴英国进行诉讼表示难以理解,认为同为中国公司,自己对采用法律手段十分克制,而联想的做法多少有些不妥。此外,有网友发现联想在对待国内外主体的创新成果上表现存在差异,与多个海外主体达成专利许可,却未看到与中国主体之间的许可。
另一个焦点是联想为何选择在英国起诉中兴。联想和中兴的主要市场都不在英国,从双方的财务数据来看,英国市场在其营收中占比极小。有业内人士猜测,这可能与联想此前多起重大标准必要专利许可纠纷都在英国展开有关,希望借此抢占费率裁决的时间窗口。联想在英国确实有过相关诉讼经历,且在与InterDigital和爱立信的案件中获得过有利判决。然而,英国法院在裁决时可能无法周全考虑中国通信市场的现实情况,若此案例成为惯例,可能会为通信行业发展带来损失。相比之下,中国通过典型案例已确立对标准必要专利全球许可纠纷具有管辖权且有成功处理经验,如华为和小米、OPPO诉夏普的案件中,国家知识产权局和最高院的处理都体现了高效性、专业性和权威性。
从中国知识产权全球治理话语权的角度来看,舍弃国内既有制度、寻求海外救济的做法,可能会给中国标准必要专利领域的纠纷解决树立极差的开端。此次联想与中兴的诉讼,不仅是两家企业之间的专利纠纷,也引发了人们对中国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和纠纷解决中的策略选择的思考。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应如何平衡国内外市场的利益,如何更好地利用国内的制度优势解决纠纷,提升中国在知识产权领域的话语权,这些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表格:联想起诉中兴通讯专利纠纷案关键点
本网观点:此次联想在英国起诉中兴通讯的专利纠纷案,不仅关乎两家企业的利益,更触及到中国企业在全球知识产权保护和纠纷解决中的策略选择。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平衡国内外市场利益,利用国内制度优势解决纠纷,提升中国在知识产权领域的话语权,是摆在中国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希望此次事件能够促进中国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深入思考和策略优化,进一步加强国内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建设与应用。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