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江“00后”小木匠迷你狮鼓走出国门
眼下,广东各地的龙舟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在万江街道简沙洲社区,“00后”小木匠魏永豪刚把6条龙舟模型打包发往外市客户,便开始忙活制作迷你狮鼓。3年前,魏永豪自学龙舟模型制作技艺,打造了一条4米大的“龙王”,在万江可谓家喻户晓。凭借着对龙狮文化的执着和热爱,这些年来,他潜心钻研,不仅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开拓迷你狮鼓制作业务,还受邀到各学校授课,多渠道弘扬和传播龙狮文化。
魏永豪是土生土长的万江人,从小到大,每年春节的舞龙舞狮和端午节的龙舟活动是他绝对不会错过的节目。读初一的时候,魏永豪偶然在文化馆看到一条小小的龙舟模型,精致漂亮,让他突然萌生了要自己“造船”的想法。
开料、刨木、拼装、扎绳、打磨、上油……别人的暑假都在玩,魏永豪却每天对着木头和其他龙舟模型潜心钻研,最终总结出制作龙舟模型的完整工序。他把周末和节假日拼拼凑凑,历时半年时间,一条128厘米的龙舟模型诞生了。
第一条成功制作的龙舟模型给了魏永豪很大自信。他不断尝试创新,挑战自己,花掉了初二整个暑假的时间,在老木匠外公的帮助下做出了一条4米长的大龙舟模型。船身长度在市面上甚是罕见,船上有60把船桨、54个座位,锣鼓、船桨、旗子都惟妙惟肖。魏永豪还给龙船装上了简沙洲社区的龙头,他称这条龙船为“龙王”。
“龙王”是魏永豪迄今为止最为骄傲的作品,也正是这条“龙王”的诞生,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这个年纪小、手还巧的“00后”小木匠,东莞水乡各地甚至广东各地找他做龙舟模型的人越来越多,在万江第三中学校史馆、“新福苑”酒楼展示区都能看到他制作的龙舟模型。
近年来,魏永豪的制作技艺也越发精湛。为了更好地经营自己的爱好,今年3月份,魏永豪正式成立了工作室——万江“魏豪记”工艺品工作室。工作室内堆放着许多凿木的工具和做龙船的原材料,还有他的得意作品4米“龙王”,每一件印有“魏豪记”字样的成品都是他的心血力作。“魏豪记”品牌也开始随着每一条龙舟模型成品走出去,名声也越发响亮。
在魏永豪的工作室内,除了有龙舟,还有各种各样精致可爱的迷你狮鼓。对于他来说,“龙舟季”结束之后,龙舟模型的热度和需求量就会大幅度下降,工作室就进入了淡季,而迷你狮鼓是他适时开发的新品。
龙狮不分家。每一条龙舟模型上都有一个鼓,魏永豪此前也经常做鼓,算是有些经验。但龙舟模型上的鼓只是一个摆设,是一块实心的木头,而狮鼓除了有摆设的作用外,还有很多人喜欢拿来敲两下,当作潮玩,对鼓声有一定的要求。魏永豪对比不同大小的鼓,找师傅学习,上网购买牛皮、铆钉、竹子、颜料等原材料,就像当初自己做龙舟模型一样,一点一点地琢磨狮鼓的整套做法。
为了模仿出真狮鼓的声音,魏永豪打了空心的鼓桶,自己用铁丝绕了几个弹簧固定在鼓里面,这样做出来的鼓敲起来音色就会很空旷。用牛皮制作鼓面是个体力活,魏永豪自己研究制作了一个拉皮器,牛皮放在机器上面,调节螺丝松紧、控制好力度,就能做出惟妙惟肖的鼓面。拉好皮的鼓涂上颜色、钉上铆钉、鼓耳才算完成,整个鼓为纯手工制作,鼓上的每一颗铆钉都是魏永豪自己双手钉上的。他说,这样做非常耗时,一天下来他最多也只能做五六个。
即便工作枯燥耗时,但他还是为自己的迷你狮鼓受到很多人喜欢而感到欣喜。找他做鼓的人有广东省内的,还有来自香港的,经朋友介绍,上个月魏永豪为来自马来西亚的一位客户做了60只不同尺寸的迷你鼓,精致的纯手工中国潮玩经过魏永豪的巧手正在走出国门,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向海外。
除了“小木匠”,魏永豪还有一个身份,他是万江多所学校开设的传统文化体验课的“魏老师”。
近年来,万江第三中学以传统文化为依托,引进醒狮校本课程,并组建了一支校园醒狮队。得知毕业生魏永豪对龙狮文化感兴趣,且有醒狮表演的经验,便邀请他作为醒狮队的教练,一教就是三年。
从舞狮的基本功,到狮头、狮身、狮尾的配合,鼓乐踩点等,魏永豪把自己的学识和经验和盘托出,校园醒狮队逐渐有了雄狮的灵气。醒狮不仅是一项强身健体的运动,还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具体实践。在教学中,魏永豪发现不少外省的学生对广东的龙狮文化抱有浓厚的兴趣,加入醒狮队的女学生一年比一年多。去年,万江第三中学醒狮队首次外出参赛,凭借《蟹青》斩获“客侨杯”2023年东莞市青少年龙狮麒麟大赛醒狮组银奖。
目前,魏永豪每周还会到万江第二中学教授狮鼓制作技艺,到万江第一小学培训醒狮队,偶尔会参加公益培训课程,教大家画龙头和狮子。
在弘扬和传播龙狮文化这件事上,魏永豪能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光芒愈发璀璨,但觉得自己只是在做一件很小的事情。他说:“我只是在坚守兴趣和热爱,真正起作用的是文化本身。龙狮文化真的非常有魅力,在发扬上要相信,在传承上更要有自信。”(魅力万江)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