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岭山红•丹荔飘香”摄影大赛开镜
晴雨蝉鸣奏荔熟,枝垂果红饱口福。6月18日上午,2022年“岭山红•丹荔飘香”摄影大赛在大岭山“山湖荔”生态果园开镜启动。活动由东莞日报社、大岭山镇农林水务局、大岭山镇宣传教育文化体育旅游办主办,大岭山荔乡合作社、大岭山摄影协会协办。
本次摄影大赛聚焦大岭山独具特色的荔枝文化,以“影”为媒,向外界广泛传播大岭山荔枝的特色文化品牌,为广大市民群众留下美“荔”大岭山的深刻印象。活动现场,领导嘉宾共同按下相机快门,摄影大赛正式启动。随后,影友们围绕荔枝题材,走进荔枝园进行创作拍摄。
据介绍,大岭山种植荔枝历史悠久,素有“荔枝之乡”的美誉。大岭山荔枝以优质品种糯米糍和桂味为主,其中,“岭丰糯”是大岭山独有的荔枝品种,由东莞农科中心、华南农业大学和大岭山农办共同选育。“岭丰糯”这个名字,是2011年华农的教授通过三年的培育,最后得出的名字,“岭”代表大岭山的计岭,“丰”代表它比其他品种都丰产,“糯”代表它是糯米糍的优良品种。
摄影大赛征稿内容需以大岭山荔枝为主题,用生动的作品体现大岭山荔枝特色品牌,作品征集日期截至7月18日,大赛设置了一等奖1名(5000元)、二等奖3名(1000元/人)、三等奖6名(800/人),网络人气奖10名(300元/人)、优秀奖30名(200元/人),主办方可根据投稿作品的情况适当调整奖项。
大赛征稿启事
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东莞日报社 大岭山镇农林水务局 大岭山镇宣传教育文化体育旅游办
协办单位:东莞市大岭山荔乡荔枝合作社 大岭山摄影协会
承办媒体:东莞日报 东莞+ 东视频 影像莞
二、活动主题
大赛以大岭山荔枝为主题,集中反映大岭山荔枝文化品牌。围绕以反映大岭山荔枝历史文化、荔枝品牌推广、荔枝潮流文化等一切与荔枝相关的生产丰收、风土人情、人文趣事、生态自然摄影作品都可以参赛。
三、征集要求
(1)面向广大市民和摄影爱好者征集图片作品,手机、相机、无人机等电子产品拍摄均可。
(2)作品须为近期新作,投稿作品须保留原始信息及原始文件。
(3)图片作品须为数码格式的JPEG文件,作品数量不限。
(4)征集作品内容必须真实,单幅图片、组照不限(可经过软件适当排版),允许参赛者对作品的影调、色彩进行稍许调整及进行构图剪裁(手机拍摄可选用摄影软件进行适当处理),但不得修改原始影像。
(5)作品在投稿时必须有一个适当的标题和一个与作品相关的图片说明。
(6)作者确保对投稿作品享有版权,并对作品肖像权和物权相关事宜无异议。
(7)所有参赛作品主办方有权择优在东莞日报全媒体、“学习强国”等平台发布,在使用这些作品时尊重作者的署名权。
四、征集办法
(1)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微信订阅公众号“影像莞”(微信号dg_photos),成为“影像莞”微信的粉丝,即可参与征集活动。市民和摄影爱好者可以通过手机、PC等上传提交自己的参赛摄影作品。
(2)邮箱
发送至dgrbsyb@126.com。
提交作品时,需按以下格式:“作品标题+150字以内说明+真实姓名+本人手机号”。
五、评选标准
(1)内容真实,围绕大赛主题,着力体现大岭山荔枝文化品牌;
(2)画面形象生动,富有冲击力和感染力;
(3)图文相配,立意鲜明、积极、健康。
六、奖项设置
活动设置一、二、三等奖,网络人气奖和优秀奖若干,其中一等奖1名(5000元)、二等奖3名(1000元/人)、三等奖6名(800元/人)、网络人气奖10名(300元/人)、优秀奖30名(200元/人),主办方可根据投稿作品的情况适当调整奖项。
七、活动时间
2022年6月—7月
截稿时间:7月23日
联系人:蓝生, 076923126692,shanhalan666(微信号)
八、附则
(1)所有获奖、入选作品主办单位有权用于非商业宣传(著作权归作者本人),不另付稿酬。主办单位如使用非入选作品印制摄影集,则按入选处理。
(2)主办单位有权把参赛来稿作品推荐、上送各级摄影比赛、非营利展览和新闻媒体、有关杂志刊登,其奖金、稿酬由使用单位按其规定付给作者本人。
(3)凡涉及到版权、人物肖像权及个人隐私权等有关法律问题的作品,均由作者本人负责。
(4)凡送稿参加本次摄影比赛者则视同承认本章程。主办单位对本比赛有解释权。(东莞+)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