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在贵州省万山区丹都街道旺家社区,省人大代表、社区党委书记何英望着东莞专家义诊现场闻讯赶来的群众,感慨万分。20多年前,她因家贫前往东莞谋生;20年后的今天,东莞又来帮助她的家乡,让她深感命运的轮回。
何英的老家在思南县大河坝镇勤俭村。2001年,高中即将毕业的何英因贫困未能参加高考,便南下东莞虎门镇打工。在那里,她凭借吃苦耐劳和聪明好学,从普通员工晋升为质检管理人员。在广东的六年里,她不仅增长了见识,提升了管理能力,还通过自学获得大专学历,为未来的事业打下基础。后来因结婚回到老家,但她从未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2018年,何英一家跟随搬迁队伍,从勤俭村搬到了旺家社区。这个社区是万山区最大的跨区域易地搬迁安置点,安置了来自思南、印江、石阡三县的4029户17963名群众。搬迁后不久,因入党多年、有文化且热心公益,何英被推荐到社区工作。
为了帮助群众尽快适应城市生活,何英与同事们走家入户,了解问题并及时向上级反映,确保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落实。她的努力得到了群众和上级组织的认可,并最终当选为社区党委书记和居委会主任。
上任后,何英的担子更重了。她知道,只有服务好群众,才能不负组织重托。她开展了一系列关爱活动,如“一老一小”特殊群众关爱、“英姐来帮忙”、“街道吹哨、部门报到”、“情暖中秋·让爱相伴”等,全心全意服务搬迁群众,先后化解了200余起矛盾纠纷,服务了5000人次。
就业是群众稳得住的关键。东莞东城组团与万山区合作,为社区居民就业提供了支持。何英抓住东西部协作的机遇,组织群众赴东莞稳定就业,并与东泰社区开展党建联建,利用其资源、市场和人力优势,拓宽手工编织品的销售渠道,保障群众的就业。
东西部协作为社区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好处。东莞帮助社区打造了东莞“阳光雨”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莞铜特色文化广场、慈善超市、残障人士阳光幸福家园等硬件设施,并实施了莞铜协作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大大提升了搬迁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东莞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黄荣峰在走访旺家花园时,对社区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何英表示,得益于党和政府的好政策以及东西部协作政策,搬迁群众实现了从山区到城市的大跨越,社区也成为了居安、业安、身安、心安的“四安家园”。她希望未来能更好地利用东莞的资源,让群众生活得更好,社区变得更美。
何英的付出和努力也得到了认可,她先后当选为铜仁市三届人大代表、贵州省十四届人大代表,省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委员,铜仁市妇联副主席(兼),并被评为“全国巾帼建功标兵”“贵州省最美劳动者”“新时代的贵州人”等荣誉称号。
从一个贫困的山区女孩到成为社区的领头人,何英用自己的奋斗和奉献,书写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她的经历不仅是个人成长的见证,也是东西部协作政策下,社区和群众共同发展的缩影。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