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章开始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让人揪心的照片:
孩子因为脑功能紊乱,动作不能协调,导致会经常乱碰、乱撞,根本不能坐着,只能让他站着玩玩具才能消停。
?为了保护小朋友隐私,做了打码处理
这个男孩叫亮亮(化名),才4岁。
面诊时,亮亮的爸爸告诉张清主任,孩子之前就出现了情绪不好时会在地上滚、乱碰、乱撞、家长一走开就崩溃、眼神对视较差、模仿能力较差、有刻板行为的情况。
当时因为没有这方面的认知,所以就没有太在意。
再后来的情况大家也猜到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出现的症状变得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
?张清主任看诊
不停的乱跑、闹腾,别说好好坐着听课,连安静的吃饭都比较困难...
了解到这些情况,实在不忍想象,4岁的亮亮,这么些年到底是怎样度过的。
后来,他经过医学检查确诊,在张清主任中西医辨证、行为干预的治疗下,亮亮情况一天比一天好。
在复诊中,他能好好地呆在一旁玩玩具了,也会跟别人说拜拜了...
为人父母,只希望孩子好,孩子健康。
看到孩子好转,亮亮爸爸也非常高兴。但在他心里还有一个疑惑:
“为什么我们孩子症状一直都在发展,最后还那么严重...”
张清主任从事儿科临床有30年的经验了,他说:自闭症也叫孤独症,是一种发病于三岁之前的广泛性发育障碍。典型表现有社会交往障碍,缺乏社会交往兴趣、技巧、方法。对父母等亲人不依恋,回避别人目光,对他人呼唤、逗弄没反应,不愿与人有身体接触,缺乏与人交往兴趣,不懂社交规则,难以建立友谊。
自闭症存在语言和非语言的交流障碍,除了哭和笑缺乏交流常有的表情、动作、姿势等。语言能力发育迟缓,存在刻板重复言语。兴趣狭窄,过度的关注某一类事情,经常重复的做一件事或者一个动作。
部分患儿存在感觉过敏、情绪不稳,智力发育也存在滞后。
那么如何早发现、早干预呢?
孤独症孩子在不同年龄段的预警征兆
2月龄
对声音无反应或迟钝、对移动的物体不会目光追随、不会对人笑。
4月龄
不会对人笑、不会追随移动的物体,不会发声、视线转移困难。
6月龄
对照顾者情感反应淡漠、对周围的声音无反应、不会笑或者发出尖叫、动作僵硬像个布娃娃、不能被逗乐。
9月龄
呼名无应答、不会玩躲猫猫、不会顺着大人指的方向看、不能区别熟悉和陌生人。
1岁
不会爬、不会模仿、不会指物、不会找藏起来的东西、已经学会的技能消失、不会对陌生人的突然出现而产生紧张或不安的情绪。
1岁半
不会走路、不会模仿、掌握的词汇少于6个、不会留意到照顾者离开或者回来、不会对同伴感兴趣,不会分享。
2岁
不会使用两个词的短语、不明白常用物品的单词、不会模仿和重复语言、不能追随简单的指令、不会分享、不会主动和同龄孩子玩。
3岁
口齿不清、不会说句子、语言表达不明所以、不能追随指令、不会玩假装游戏、不会分享、忽视他人。
如果孩子出现以上征兆
家长都要尽快带他们就诊
而以下关键的一些征兆
则需要高度警惕↓
自闭症的关键征兆
1、不看??经常逃避目光的交流。
2、不语??不说话或极少说话、语言发育迟缓等。
3、不理??远大于6月龄的孩子,对别人呼唤自己的名字时充耳不闻。
4、不学??不会模仿别人的言行,比如在婴儿期不能模仿拍手等行为,或在言语发音等模仿方面存在困难。
5、不指??一般来说,1岁以上的孩子总是会拉着大人到想要的玩具或想吃的食物面前,但自闭症患儿可能无法用手指指向他需要的物品。
6、不分享??缺乏与他人互动的欲望,在和家人玩耍时很少微笑或者大笑等。
7、行为刻板、感知异常??如长时间旋转、排列物品,或持续对某种物品看个不停,或者喜欢绕圈、旋转身体且久转不晕等。
人们常常会误解孤独症的孩子具有某方面的特长或超常的智商,实际上,至少三分之一的ASD同时伴有智力障碍,即使智力在正常范围或者超常者,其智力结构也十分不平衡,这使得他们在应对日常的生活中面临十分巨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