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疫情防控措施不断优化调整,对个人来讲,除了做好日常防护,还要做到有备无患。
那么,一旦感染了新冠病毒,哪些阳性感染者可以居家?如何用药?不同人群该怎么应对?需要去医院吗?
莫惊慌,按照这样的指引来处置就好!
问:被新冠病毒感染了,哪些情况可以居家隔离?
答:未合并严重基础疾病的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的感染者。基础疾病处于稳定期,无严重心肝肺肾脑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等需要住院治疗情况的感染者。
问:居家隔离,对居住环境有哪些要求?
答: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居家治疗人员尽可能在家庭相对独立的房间居住,使用单独卫生间。
问:居家隔离应准备哪些用品?
答:家庭应当配备体温计(感染者专用)、纸巾、口罩、一次性手套、消毒剂等个人防护用品和消毒产品及带盖的垃圾桶。
问:居家隔离期间应怎么做?
答:居家治疗人员要做好健康监测和对症治疗,每天早、晚各进行1次体温测量和自我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可进行对症处置或口服药治疗。有需要时也可联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或通过互联网医疗形式咨询相关医疗机构。无症状者无需药物治疗。居家治疗人员服药时,须按药品说明书服用,避免盲目使用抗菌药物。如患有基础疾病,在病情稳定时,无需改变正在使用的基础疾病治疗药物剂量。
问:不同人群怎么适当用药应对?
答:
成人治疗方案
1.症见发热、恶风寒、肌肉酸痛、咽干咽痛、乏力、或鼻塞流涕、或咳嗽者:
宜服用具有疏风解表功效的中成药,如疏风解毒胶囊(颗粒)、清肺排毒颗粒、散寒化湿颗粒、感冒清热胶囊(颗粒)、荆防颗粒、正柴胡饮颗粒、九味羌活丸(颗粒)、四季感冒片、感冒疏风胶囊(片、颗粒)等。
2.症见咽痛明显,发热、肌肉酸痛、乏力、或咳嗽者
宜服用具有疏风清热,化湿解表,清热解毒功效的中成药,如连花清瘟胶囊(颗粒)、金花清感颗粒、化湿败毒颗粒、宣肺败毒颗粒、热炎宁合剂、银黄清肺胶囊、连花清咳片、六神丸(胶囊)、银翘解毒颗粒、金叶败毒颗粒、蓝芩口服液、复方芩兰口服液、清咽滴丸、喉咽清颗粒、桑菊感冒片、夏桑菊颗粒、痰热清胶囊、双黄连口服液、柴芩清宁胶囊、抗病毒口服液、感冒退热颗粒、消炎退热颗粒、清开灵颗粒、小柴胡颗粒等。
3.症见咳嗽明显者,宜服用具有宣肺止咳功效的中成药
如急支糖浆、咳速停糖浆、宣肺止嗽合剂、通宣理肺丸(颗粒、口服液)、杏苏止咳颗粒、连花清咳片、杏贝止咳颗粒、橘红痰咳液、感冒止咳颗粒等。
4.症见乏力、伴胃肠不适、如呕吐、腹泻者
宜服用具有化湿解表功效的中成药,如藿香正气胶囊(丸、水、口服液)等。伴便秘便干者,可服用防风通圣丸(颗粒)。
5.症见鼻塞流涕明显者
宜服用具有解表通窍功效的中成药,如鼻窦炎口服液、散风通窍滴丸等。
儿童治疗方案
1.症见恶寒发热、肌肉酸痛者
可用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小儿风热清口服液等。
2.症见发热、咽干咽痛、咳嗽者
可用金振口服液、儿童清肺口服液、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减味小儿化痰散等。
3.症见发热、食少腹胀、口臭、秘结者
可用健儿清解液、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等。
4.症见咽痛明显者
可用小儿清咽颗粒、开喉剑喷雾剂(儿童型)等。
5.症见咳嗽明显者
可用清宣止咳颗粒、小儿止咳糖浆、小儿清肺止咳片等。
6.症见乏力、纳食不香者
可用醒脾养儿颗粒等。
特殊人群
如婴幼儿、哺乳期妇女、孕妇、老年人以及合并基础疾病人群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各地医疗机构可利用「互联网+医疗」,开展居家健康指导、健康宣教、用药咨询等服务,指导群众合理使用中医药。
注意:上述中成药选择其中一种,按照说明书剂量服用,一般3~5天或症状消失即停止用药,如症状无缓解或加重,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问:如何做到合理吃药
答:大家要知道,退热药、感冒药、止咳药、化痰药都不能治疗新冠,只是可能可以缓解症状。根据自己以前的感冒经验备点药就可以了。
无症状患者不用吃药
对症用药。但不要为了追求「好得快」,过度服用或几种药混着用。比如像连花清瘟胶囊和藿香正气胶囊以及复方感冒药和布洛芬等退烧药都建议不要叠加使用,以免出现药物过量风险。
不要滥用抗生素。
如果有基础疾病,处于稳定期,和以往一样正常服用相应药物即可。
如果有不确定的,可以联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或通过线上互联网方式,由医生指导服用。
问:如何根据病情变化用药?
答:对轻型感染者而言,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生活、睡眠的情况下,往往无需用药;体温在38.5℃以下的中低热感染者也不需要吃退烧药;若高热38.5℃以上,可以服用退烧药或清热解毒的中成药等。
居家隔离观察时,有基础疾病的感染者应该坚持基础疾病的用药。
对于年龄在65岁以上的,合并有肿瘤、慢性呼吸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慢性肾脏疾病、自身免疫疾病等严重基础疾病的感染者,并且没有完成全程疫苗接种的,还应该加强健康监测,密切关注自身健康状况。
问:哪些情况下需要转诊治疗?
答:如出现以下情况,可通过自驾车、120救护车等方式,转至相关医院进行治疗。
1.呼吸困难或气促。
2.经药物治疗后体温仍持续高于38.5℃,超过3天。
3.原有基础疾病明显加重且不能控制。
4.儿童出现嗜睡、持续拒食、喂养困难、持续腹泻或呕吐等情况。
5.孕妇出现头痛、头晕、心慌、憋气等症状,或出现腹痛、阴道出血或流液、胎动异常等情况。
问:居家期间能否外出?
答:控制外出。居家治疗人员非必要不外出、不接受探访。对因就医等确需外出人员,要全程做好个人防护,点对点到达医疗机构,就医后再点对点返回家中,尽可能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问:居家治疗期间,哺乳期母亲是否可以继续母乳喂养婴儿?
答:居家治疗人员要做好防护,尽量不与其他家庭成员接触。如居家治疗人员为哺乳期母亲,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基础上可继续母乳喂养婴儿。
问:居家治疗期间如何做好防护?
答:1.每天定时开门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不具备自然通风条件的,可用排气扇等进行机械通风。
2.做好卫生间、浴室等共享区域的通风和消毒。
3.准备食物、饭前便后、摘戴口罩等,应当洗手或手消毒。
4.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盖口鼻或用手肘内侧遮挡口鼻,将用过的纸巾丢至垃圾桶。
5.不与家庭内其他成员共用生活用品,餐具使用后应当清洗和消毒。
6.居家治疗人员日常可能接触的物品表面及其使用的毛巾、衣物、被罩等需及时清洁消毒,感染者个人物品单独放置。
7.如家庭共用卫生间,居家治疗人员每次用完卫生间均应消毒;若居家治疗人员使用单独卫生间,可每天进行1次消毒。
8.用过的纸巾、口罩、一次性手套以及其他生活垃圾装入塑料袋,放置到专用垃圾桶。
9.被唾液、痰液等污染的物品随时消毒。
问:符合条件可结束居家隔离?
答:居家治疗人员需根据相关防疫要求进行抗原自测和结果上报。如居家治疗人员症状明显好转或无明显症状,自测抗原阴性并且连续两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Ct值≥35(两次检测间隔大于24小时),可结束居家治疗,恢复正常生活和外出。
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常用药参考表
温馨提示:接种新冠疫苗,做好个人科学防护,仍然是预防新冠病毒感染最有效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