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高新区智能硬件中试生态园,科技创新的步伐正在加快。园区通过概念验证、中试熟化、检验检测等关键环节,帮助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市场应用,有效解决了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问题。
中试生态园:科技成果转化的桥梁
成都高新蜂鸟先进智造科技有限公司的展厅里,展示着呼吸式捕蚊机、车载违法抓拍系统、针灸虚拟仿真实训系统等产品,这些都是通过中试环节走向市场的实例。中试环节是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关键步骤,它不仅验证技术的可行性,还帮助找到合适的应用场景,确保技术能够支撑商业模式。
中试的重要性
根据相关统计,科技成果经过中试后,产业化成功率可达80%,而未经过中试的成功率仅为30%左右。徐剑介绍,他们已经配合202个科技成果进行了概念验证,只有19%的技术通过了筛选和评估,进入中试熟化环节,其余因不具备转化条件而被放弃,避免了后续的资源浪费。一旦通过小批量试产,能进入量产,转化通过率将显著提升,达到86%。
政策支持与布局
《制造业中试创新发展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中试是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也强调要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加快布局建设一批概念验证、中试验证平台。成都高新区科技创新局创新平台处副处长刘凯介绍,高新区正从当地产业需求出发,布局中试平台,重点支持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产业链,并超前谋划人工智能、合成生物等前沿领域的中试平台。
中试平台的成效
成都高新区已建成投运各类中试平台49个,覆盖60%的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服务创新项目1883个,助力项目融资超19亿元。这些平台不仅汇聚了科研力量、资本要素和应用场景,还帮助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实现产业化。
未来展望
中试生态园的建立和发展,为科技创新和产业资源的高效配置提供了重要支撑。通过中试这座“桥梁”,成都高新区正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未来,随着更多中试平台的建设和完善,将有更多的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