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疍家”合唱队传播独特疍家文化

民俗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17-09-22 09:37:42

  71岁的虎门人宋定安出生在东江边,8岁开始就随爷爷打鱼,先是在内河,后又出海,60多年在搏风击浪中度过。4年前,他卖船上岸,拾起少时吹拉弹唱的爱好,在虎门新湾社区组建了一支新桥合唱队,队员都是社区里的老文艺骨干,其中年纪最小的也有58岁了,她们在带孙、煮饭、做家务之余,穿上疍家传统服装,以情景表演的形式还原疍民水上生产劳作的场景,传播独特的疍家文化。
 
  “大海边哎,沙滩上哎,风吹榕树沙沙响,渔家姑娘在海边,织呀织渔网,织呀嘛织渔网……”日前,记者来到虎门新湾社区新桥文化娱乐室,还在门外,就听到里面传出悠扬的《渔家姑娘在海边》的歌声。娱乐室内,几位头戴竹笠、身着传统疍家服装的“老渔女”一字排开,动情地唱着,宋定安弹着电子琴为她们伴奏。
 
  一曲唱罢,宋定安起身相迎。他身材高大,皮肤黝黑,穿着一身运动衣,老当益壮,大家都称他“安叔”。
 
  在记者的邀请下,安叔伴奏,合唱队的队员们再次演唱起来,《丰收渔歌》《渔港帆影》……
 
  60多年以天为帐、以船为床的渔民生活不乏辛劳,但因为爱好音乐,安叔的人生也因此而多姿多彩。“尽管大部分的时光都是在渔船上度过的,但我读过6年书,学会了五线谱,喜欢音乐,我自学了弹电子琴、拉胡琴、拉手风琴、吹笛子,生活也因此过得十分开心。”安叔自豪地说。
 
  于是,4年前卖船上岸后,安叔很快组织来社区的谭苏、吴群英、吴焕女等一群文艺骨干,成立了新桥合唱队。大家穿上疍家传统服装,以情景表演的形式还原疍民水上生产劳作的场景,传播疍家独特的文化。他们这个合唱团不仅活跃在社区的渔民文化节、渔歌大赛等舞台上,还曾走出虎门,前往长安、沙田甚至佛山等地演出。在第七届新湾渔民文化节的渔歌总决赛中,安叔的新桥合唱队还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安叔告诉记者,合唱队成员中,年纪最大的已经76岁,最年轻的也有58岁了,她们平日大多要带孙、帮忙煮饭做家务,但对排练、演出都特别热心。
 
  队员邓转花得知演出用的疍家服饰缺少围裙,立马自己动手赶制了11条。队员谭苏经常用背带将两岁大的孙女背在背上参加排练和演出。新湾渔民文化节渔歌赛举办期间,队员吴群英的孙子正生病住院,她安顿好孙子后,立即搭车赶来参加演出,演出结束后又立马赶回医院照料孙子。
 
  安叔告诉记者,他们近期在收集散落在民间的咸水歌,将其编写成咸水歌歌谱,目前已经找到了包括《忆苦思甜》《新湾特产颂》《丰收渔歌》等十多首渔歌和咸水歌。“未来我希望能够以舞台表演的形式,还原疍家渔民独特的婚嫁等风俗,并发动更多的年轻人加入我们的合唱队,一起来传承和保护疍家文化,将疍家文化发扬光大。”安叔说。
 
  安叔告诉记者,他是渔民后代,出生在东江里的一条小船上,父母因遇海难过世,他从8岁起便跟着爷爷打鱼。“我家祖辈几代都是在东江内河打鱼,我们原本是桥头人,上世纪70年代响应国家‘冲向海洋’的号召,跟随原东莞县大批内河渔民一起迁居到虎门新湾,转向海上捕捞”。
 
  出海捕鱼,渔船、网具等都与在内河打鱼不同,他们一切从头学起。新湾旧渔港很多老渔民都热心地手把手教他们,其间,他有幸认识了师傅的亲戚——梁孖指,两人结下一生的姻缘。
 
  所谓“行船跑马三分险”,说起当年出海的艰辛,安叔记忆犹新。那时,30岁出头的他常常携妻带儿,跟随渔业公社的渔轮出海至汕头、北海、海南岛。每次出海作业,短则两三周,长则数月。捕鱼船吨位有限,船上淡水宝贵,全船20多人每人每天食用和使用的淡水都是限量的,刷牙、洗脸等用水仅为一杯,“冲凉、洗澡只能想想”。若是遇上大风大浪的恶劣天气,在船上作业的他们全身的衣服都会被海水打湿,皮肤沾满了海盐,被海盐“咬”得发痒,“只能忍着直到船靠岸”。
 
  “更苦的是出海遇上儿女在船上突然发病。”安叔说,“有一次,儿子出生没多久,他出海捕鱼时带着幼儿和妻子。渔船刚进深海,儿子突然发烧、拉肚子,难受得哭叫不停。渔船无法即刻靠岸,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守着他……”
 
  安叔说,每次出海捕鱼,能不能丰收要受水流、天气、水温等很多因素的影响。作业的时间一般都选在晚上,因为渔群容易在深夜结群,“真是困啊!”
 
  “不过收获时那是真开心!最多的一网,我们20多人拉开一张200多米长的网,一网上来20多吨鱼获!”安叔笑道,每个人都欢呼不已。(来源:广州日报)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