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汉和欲尝试彩色和丝印版画

民俗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17-11-30 10:12:05

  黄汉和欲尝试彩色和丝印版画
 
  传统版画曾风靡一时,成为一代人的记忆,如今这一民间老工艺逐渐式微,而企石人黄汉和于“零基础”之上,硬是靠着兴趣与执着摸出一些“门道”,用刀勤雕精琢“刻”出一片精彩世界。记者昨日从企石镇有关方面获悉,在本月举行的东莞“古风莞韵”民间文艺专场及颁奖仪式上,版画“痴汉”黄汉和被授予“东莞民间工艺能工巧匠”称号,所创版画《编织梦想》亦曾获得东莞市第三届职工书画大赛优秀奖。而善于琢磨的黄汉和,目前正打算试水彩色和丝印版画,从而让这一民间工艺全新“复活”。
 
  如今48岁的黄汉和平头方脸、面相儒雅,为企石镇博夏村人,也是该镇水利所的一名职员。
 
  几乎“零基础”的黄汉和,与版画结缘说来也挺有意思。交谈中他坦承,自己虽然没有版画创作经验,但本身还是具备一定美术基础和功底,“在企石中学读书时,班上黑板报的报头都是我画的。”据其回忆两年前的暑假,得知广州美院在东莞岭南美术院开展暑期版画培训的信息后,对此兴趣浓厚的他曾前往现场旁听、观摩了一堂课,大致弄明白了版画制作的“来龙去脉”。
 
  当时原本打算报名学习,后因忙于其他事情从而失之交臂,于是黄汉和自掏腰包购买了一些版画创作书籍,潜心玩味琢磨起来。乍听上去版画创作似乎特别简单,却往往“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这门手艺早已淡出莞人的视线与生活舞台。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但市面上很难买到专用的雕刻刀具和专用的夹板。“路边摊选购的刀具要么不好使,要么夹板木质易碎。”他表示,只好托堂姐从天津的熟人处购买了一套进口刀具,连雕刻夹板也是从那边买过来的。
 
  版画到底是如何创作出来的?黄汉和揭秘称,当有好的灵感或构思成熟时,先用铅笔在白纸上画出图案,同时底衬一张复写纸,从而巧妙将图案传印于夹板之上。随后使用不同型号的刻刀精雕细琢,以白描的手法勾勒出图案,将油墨均匀地涂刷其上,再压覆宣纸并来回扫压几次,栩栩如生的版画便跃然于宣纸之上。
 
  整体上精准的雕功是创作的关键环节,黄汉和在这方面吃过不少“苦头”,手指时常被刻刀弄伤。“刚学时因拿捏不好力度,前前后后刻废了不少板,具体有多少也记不清啰。”他津津有味地讲起初学时的一段“小插曲”,当时周围邻里有捡拾木材烧火的习惯,刻废的夹板扔出去就被人捡走啦。直到苦练两个月后,他才“下刀如有神”。
 
  版画转印过程中,稍不留神手上就会沾染油墨,尽管这是一份“苦差事”,但闲暇之余的黄汉和,却在家里自己动手搭建的工作台上乐此不疲。其所谓创作室,除了版画材料和工具外,墙角还摆放着一台支起天线的收音机。“我喜欢放点儿音乐,一边听一边创作,这样不会那么闷。”黄汉和告诉记者。
 
  对于他的这一业余爱好,家人倒是相当理解与支持,妻子甚至还为其当过临时“模特”,当中有一幅就是以妻子加工羊毛衫的场景为创作灵感。在外人眼里,他的这一劲头可能有点儿“疯”,也有不少人泼过“冷水”,认为他“没有专门学过又没有人教”,折腾不出多大的动静。
 
  “满意的我就留下来,也有一些送给了别人。”据其透露,他曾应邀为朋友刻过福字、平安等版画字幅,至目前自认为满意的版画作品已有二三十幅。就企石当地历史悠久的传统竹编工艺,他以同村一位七旬盲人自强不息、手编竹器为主题,创作了版画《编织梦想》,最终获得东莞市第三届职工书画大赛优秀奖。
 
  凭借版画,黄汉和日前入选“东莞民间工艺能工巧匠”榜单,并成功获得该项殊荣,这一认同让他颇感欣慰,“付出还是值得的”。
 
  艺术创作永无止境,深谙此理的黄汉和是一个善于琢磨的“有心人”。在掌握了版画创作手艺后,他并不满足于目前的“黑白版画”,毕竟时代在变,人们的欣赏水平和观念也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传统民间工艺在传承过程中,同样需要与时俱进,才能真正保持应有的张力与活力。有点想法、善于创新求变的他也在谋求“突围”,开始尝试创作彩色版画以及传统年画。“当然这方面难度不小,一个颜色一种版,”他举例说,如荷花便需刻两版来表现花与叶的颜色,“实操起来比较复杂”。
 
  版画既然可以印在宣纸上,还能否“不拘一格”印于其他载体上?这正是黄汉和感兴趣的方向之一,他透露确有将版画“丝印”在衣物上的想法,从而让人们重温和玩味版画应有的魅力。“待今后功底积累深厚时,也可能试试在铜片、锌片上雕刻”。(来源:广州日报)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