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坑不规范医疗机构已失竞争力

万象   来源:东莞时报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14-07-11 08:55:00

  6月18日,市卫计局下发文件,东莞农村卫生站的转型改革被提上日程。有业内人士说,此次改革也是为了理顺对农村卫生站的管理,从而更方便监管。

  东坑不规范医疗机构已失竞争力

  在东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以下简称“卫计局”)网站,查询东坑镇的挂牌医疗机构可以发现,东坑镇总共有48家正规医疗机构,其中农村卫生站28家。在这28家农村卫生站中,只有两家租给外地人经营。对于这种现象,业内人士说,在东莞很少见。东坑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负责人称,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方面是监管部门对农村卫生站的管理严格,打击得力,另一方面是东坑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覆盖面广,两者形成合力,使一些不规范经营的医疗机构失去竞争力,退出市场。

  现状

  一年接诊逾30万人次 卫生服务中心有点忙

  7月8日下午4点,东坑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病人并不多。这栋3层楼的建筑,投入使用才两年,一切看上去都是崭新的。

  “这是患有慢性病的老人的病例资料。”中心主任谢志斌说。中心一楼大堂的中间是咨询服务台,两名护士正在接待前来询问的病患。在咨询台的内侧,有一圈抽屉,抽屉里面放满了病人资料,每份资料都带有编号。

  中心一楼还开辟出一个专门接诊儿童的区域。这里的墙角都用绿色的软泡沫包着,柱子下的凳子全部是软座。中心二楼有检验科。“全部按照省级的标准建设,这里的化验结果标准很高。”谢志斌介绍。还有牙科,每台设备都有独立的空间,每个空间内,从垃圾桶的摆放到凳子和柜子的摆放,都是一致的。谢志斌说,他对整个中心的管理有严格的要求,整齐干净是最基本的。

  “现在平均每天有1000人次前来就诊。”谢志斌说,一年下来就是30多万人次,这也是东莞比较忙的一个中心,前来就诊的人一年比一年多。

  在一楼输液室内,阿军(化名)因为感冒正在打点滴。他来自湖南,是附近一家工厂的工人。“前两年小病就到附近的卫生站看,如果效果不好,就直接到东坑医院去看。”阿军说,后来知道拿着社保卡可以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病可以有报销,就来过一次。

  在阿军眼里,这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像个小型医院。“这里规模比较大,环境很好,医生的服务也不错。”阿军说。

  在东坑镇,除了这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另外还有7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它们全部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管理。

  东坑镇塔岗村人阿耀(化名)今年30岁出头。以前碰到感冒发烧之类的小病,他都是在村里的卫生站治疗,自从社区卫生服务站开设之后,他就很少再去村里的卫生站了。

  一轮洗牌后,仅两家卫生站由外地人经营

  阿耀转场看小病,始于2008年底。这年10月,根据前期规划,东坑镇在投入1000多万元后,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投入使用。

  “这是根据全市的统一部署来建设的。”谢志斌说,从2007年开始,东莞市全面启动新型社区卫生服务改革,并在此后的3年时间里,连续成为市政府的“十件实事”之一。

  谢志斌说,东莞市实行城乡一体化的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参保人指定就医,并将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社保定点医疗机构。他说,社区卫生服务以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为主,实行首诊在社区、转诊在社区和康复回社区的诊疗制度,社区居民按属地原则到定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可享受基本医疗费用最高报销70%,逐级转诊支付比例减低10%。

  除了可以报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许多药品都是“零差价”销售。谢志斌说,中心由政府管理,实行收支分离,医生护士每月拿定额工资,没有创收任务。阿耀说,以前看个感冒都要一两百元,现在到社区卫生服务站,当场结算甚至只要几十块钱。

  运行两年之后,东坑镇根据实际情况,对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数量和地址进行调整。谢志斌说,每个服务站定点接纳周边一定范围内的病患,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发现有些地方距离服务站太远,不方便市民前往,有些地方两个服务站之间间隔太近。而此次调整,使东坑镇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数量增加到7个。

  东坑镇辖区面积27.5平方公里,由14个村和两个社区组成,户籍人口2.9万,外来人口10多万。“从目前来看,总共8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已经可以覆盖到全镇的参保人群。”谢志斌说,去年就有45万人次前来就诊。

  东莞首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横沥镇挂牌的时候,有卫生部门的人士称,只要路子走对,将大大压缩个人诊所和黑诊所的获利空间。

  谢志斌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覆盖面广,肯定会对农村卫生站和民办门诊部的生意造成影响。

  而经过一段时间的洗牌之后,东坑镇目前所有的农村卫生站中,只有两家由外地人承包经营。这在东莞来说,是比较少见的现象。

  态度

  资深村医:与外地人“合作”,我不会这么干!

  东坑目前有28家农村卫生站和两家民办门诊部。这28家农村卫生站中,有20家是个人办的,有8家是集体办的。在集体办的8家卫生站中,有两家被租给外地人经营。

  “这种状况确实比较少见。”一名了解东莞医疗机构市场的人士说,在东莞,外地人是无法申请开办卫生站的,他们只能申请级别更高的门诊部。

  但因为外来人口巨大,东莞的医疗市场也很巨大。许多外地人开始觊觎这块大蛋糕,但开设门诊部投资大,于是出现外地人与本地人“合作”的现象。因此出现一个怪现象,卫生站的法人代表是本地人,但实际投资人和经营者是外地人。

  这类合作模式特殊的卫生站,在东莞可以说是遍地开花,这名业内人士说,而且这些卫生站的牟利意识强烈。他说,为了牟取更多的利益,投资人往往采用超范围经营、乱收费等方式赚取钱财,甚至有些卫生站使用未变更注册的医生非法行医,由此而产生不少医疗纠纷,让农村卫生站背负了很多异样的目光。

  东坑镇也有这样的情况出现。根据东坑医院相关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2008年东坑镇共有32家农村卫生站和1家民办门诊部。资料显示,当时有少量医疗机构涉嫌存在诸如超范围经营之类的问题。自“三打两建”以来,东坑镇卫生监督部门共立案16起,共处罚没款124040元,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2家,强制注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1家。

  总体来说,东坑镇的农村卫生站经营都很规范,东坑医院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说。而这或许与东坑镇农村卫生站的经营者以本地人为主有关。

  东坑镇新门楼工业区卫生站的经营者永伯(化名)原来是一名乡村医生。他说,从他父亲开始,家里就是行医的,并开设了诊所,后来诊所转到他手中,经营了很多年,目前规模不大,只有他和太太两个人接待患者。“一开始主要是为村民服务的。”永伯说,村民的小病都找他,而他对病人的情况也了解,看病时能准确地对症下药。而随着工厂的增多,外来务工人员的增加,到永伯那里看病的外地人也越来越多。

  对于外地人与本地人“合作”开设卫生站,永伯说自己不会这么做。他认为,外地人办卫生站首先是不允许,而且部分外地人为了牟利会乱来,这样会影响卫生站的声誉,久而久之就会被市场淘汰。

  与永伯一样,东坑镇寮边头村大仙楼卫生站的伟叔(化名)也是本地人。他的卫生站规模要大一些,除了自己的老婆,他还请了几个护士。伟叔经营卫生站已经有20多年时间,一直以来规范经营,积累了一定的口碑,有稳定的就医人群。

  东坑镇相关部门没有讲述为何东坑镇的农村卫生站甚少出现与外地人“合作”。东坑医院相关部门在接受记者书面采访中回复说,针对目前的28家农村卫生站和两家民办门诊部,在今年以来的日常巡查过程中,暂未发现存在违法违规经营行为。

  “农村卫生站规范经营,再加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覆盖面够广,两者形成合力,那些不规范经营的民办医疗机构就会被淘汰出市场。”谢志斌说,东坑镇的民办医疗机构会呈现出今天的样子,就与他们自身的规范经营有莫大的关系。

  两大难题

  违规转诊 对策:做好解释工作,指引要更明确

  当农村卫生站在转型的时候,东坑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也有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首先是转诊的问题,谢志斌说。设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是要就近为市民解决常见病、多发病诊治问题,改变市民的就医观念,使“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为此,相关部门也制定了严格的转诊制度。

  但在现实中,许多市民为了能报销,只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当成一个转诊的场所。比如,以前市民看感冒都去东坑医院,现在如果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看,就可以报销医药费,但即使这样,市民仍然想到医院去看,因此会要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直接开个转诊单。“这样对我们来说,显然是违规的。”谢志斌说,这种现象在整个东莞都普遍存在,而他管理下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都要求医护人员做好解释工作,把指引做得明确一点。

  人才缺乏 对策:期待编制上解决,待遇上提升

  如果说转诊的问题,还是可以通过自身的管理和服务来解决的问题,那么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人才缺乏问题,就不是靠自己能解决的。现在让谢志斌最头疼的,就是如何吸引人才的问题。

  目前东坑镇有约110名医护力量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他们一部分从医院分流而来,一部分从社会聘请。这些医护人员很忙,一周只能休息一天,甚至一天都休息不上。“有些医护人员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不理解,想当大医生,觉得在这里工作没有在医院那么体面,加薪机会也少。所以这几年有些骨干流失。”谢志斌说,人才不足,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后长远的发展会造成掣肘。

  “这个也是全市普遍存在的问题。”谢志斌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公办的,希望相关部门能尽快在编制上解决人才难留的问题,同时在待遇上也能有所提升。

  对于未来东坑镇的医疗市场,谢志斌认为,农村卫生站转型之后,政府继续加强管理,再加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发展,对不守法经营的行业从业者的挤压会更大,不守法经营就会很难生存下去,不管经营者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

  当事人说法

  农村卫生站转型卫生所后有信心把它做好

  今年6月18日,东莞市卫计局下发文件,东莞农村卫生站的转型改革提上日程。业内人士称,此次改革也是为了理顺对农村卫生站的管理,从而更方便监管。

  上周,东坑镇也召集全镇卫生站的负责人开会,传达改革精神及东坑镇的改革方案和计划。根据改革方案,农村卫生站可以转为非盈利性质的社区卫生服务站,也可以转为盈利性质的个人诊所、乡村医生办的个人卫生所或者门诊部。面对这次改革,永伯和伟叔都说,准备转为卫生所。

  转型之后,伟叔他们将面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竞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成立的时候,就对我们有影响。”伟叔说,但作为民办医疗机构,服务会更好,而且做了这么多年,在周围有了一定的口碑,因此有信心可以做好。东坑人阿尧就说,虽然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以报销,但他从小就在村里的卫生站看小病,他跟医生之间已经很熟,也信任这个医生,所以他仍然会选择去卫生站看病。

  东坑医院的卫生监督部门称,民办医疗机构和公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或政府提倡多元办医格局的组成部分,对于东坑镇来说,民办医疗机构是公办医疗机构的有力补充,而接下来他们对民办医疗机构的管理重点是通过医院的医疗资源组织有关的医疗技术培训,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诊疗水平,同时通过宣传和普及相关医疗法律法规,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依法执业的法律意识。

  观点

  农村卫生站规范经营,再加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覆盖面够广,两者形成合力,那些不规范经营的民办医疗机构就会被淘汰出市场。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