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粤巾帼创新十杰——石金博

万象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16-03-08 08:23:11


  南粤巾帼创新十杰——石金博

  “也许因为我从事的机器人领域,现在正处于行业风口,国家很鼓励,加上创业经历可能比同龄人要曲折一些,就比较幸运地被选上了。”

  “三八”国际妇女节前夕,三十岁出头的石金博,成为东莞唯一荣膺“2015年度省三八红旗手标兵(南粤巾帼创新十杰)”的创业者。获此殊荣,石金博在意外之余并没有作多少停留,上广州领完奖后便马不停蹄地返回东莞处理公司和基地的各种事情。

  在东莞的创业圈,石金博拥有双重身份,一个是东莞松山湖国际机器人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另一个则是东莞市李群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以下简称“李群自动化”),她既是一家工业机器人企业的负责人,又是一个机器人创新创业项目孵化平台的核心骨干。但她的特别之处并不止于此。

  用一名见证石金博一路创业经历的亲近人士的话说,不同其他当选者大多是坚守多年的科学家,石金博不仅年轻、学历高、创新能力强,而且既是创业者又是孵化者,既在创业过程中掉过很多坑,又能一次次顽强地爬起来,这种种特质的集合,让石金博显得与众不同。

  不拘泥于生活细节的工科女生

  那时候的她,开始时负责的只是其中一个模块的技术研发,凭借多年积累,可以说是游刃有余,时常一整天就是猫在办公室里钻研技术,下班出来时已是深夜。

  一条黑色小短裤、一件白色圆领T恤,配上一双跑步鞋,每当到了夏天,只要没有客户来访或者重要接待,石金博多数时候会选择这样轻便的着装去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上班。

  松山湖总部一号17号楼,这是松山湖机器人基地目前的坐标所在。崭新的大楼里,一进门便可以看到右边的墙面上张贴着园区已经进驻企业及团队的各种合照,李群自动化便是进驻基地的第一家企业。短短两年多时间,石金博见证了这面墙上越来越多新面孔的加入。

  这个工科出身的创业者,生活上一如她的装扮,不喜欢拘泥于细枝末节,追求的更多是让自己和周边的人舒服自然,没有距离感。标志性的眯眼微笑,是她拉近与每一个陌生人距离的杀手锏。

  在松山湖(生态园),石金博是典型的高层次创新人才。本科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随后前往香港科技大学继续深造,再到后来成为全球机器人运动控制领域翘楚、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李泽湘的门下弟子。石金博的成长轨迹,一直紧紧扣住机器人这根弦。

  2010年,李泽湘领衔的运动控制与先进装备技术国际研究团队,被引进到东莞进行创新成果产业化孵化,彼时还在香港科大读博士的石金博,跟随导师来到松山湖,并在此后参与创办了李群自动化。

  初次到访松山湖,石金博便被这里优美的自然环境所吸引,这里几乎颠覆了她以往对东莞的所有认知。在那之后,她留在了松山湖,和团队一直从事工业机器人研发。

  那时候的她,开始时负责的只是其中一个模块的技术研发,凭借以往多年的积累,可以说是游刃有余,时常一整天就是猫在办公室里面钻研技术,下班时已经是深夜。

  “因为办公室离宿舍还有一段距离,很多时候出来已经没有公交车了,出租车也少,她毕竟是女孩子,也会害怕,所以那时候经常会让我们一起回,在路上大家也会交流下互相所负责的模块进展。”谈及初来东莞的那段日子,李群自动化工程总监、石金博的同门师弟俞春华如是说道。

  创业是把每一件事坚持做好

  “同行们不相信中国有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做出了这样的机器人。”回想起这段经历,石金博都会喜上眉梢,眼角自然地往上一扬。现在的她更加坚信:从0到1的创新,实现起来远没有想像中容易。

  李群自动化创立之初,创业团队里除了有李泽湘门下的多名弟子,还有从海归领军人才,而且加上李泽湘的穿针引线,这让石金博一直认定,团队实力在国内工业机器人领域可以说得上豪华配置。可就是这样一支“豪华之师”,在创业不久便遭遇了滑铁卢。

  2012年,用给苹果公司定制机器人生产线所赚来的第一桶金,李群自动化选择与深圳一家生产商合作,由李群自动化提供技术支持,深圳公司负责设备生产,主攻手机屏幕自动化切割设备。

  然而,由于缺乏充分的市场调研,李群自动化研发出来的产品在市场上并没有引起多少关注,订单更是寥寥无几。几个月下来,投资进去的数十万元已亏损殆尽,数十万元的货款也不了了之。更让创业团队备受打击的是,此时,两名核心创始人选择出走离开,这让本已陷入发展困境的企业雪上加霜。

  此时的李群自动化,面临着内部重组的关键考验。这并不是一次容易的抉择,当时的企业就像一块烫手的山芋,一旦再次失败,意味着大家以往多年的努力或将付诸东流,谁都不敢轻易接这茬。此时,石金博主动站了出来,担任起企业总经理的重任。

  石金博后来坦言,当时自己心里并没有多少底气,也没有明确的规划方向,只是一心想着团队不能就这样被自己打败,只要人心齐一起努力,凭借团队的实力,一定能够带领企业走出低谷。

  就在石金博等人在为企业前途陷入迷茫之时,一直在背后默默支持弟子们创业的李泽湘,也关注到李群自动化遭遇的考验。在与石金博、俞春华等人进行交流后,李泽湘建议邀请他的朋友——一名有30多年机器人制造经验的美籍台胞沙琪出任企业CTO,并劝说门下其他优秀弟子加入李群自动化,在补充成员出走造成的人才流失的同时,也补齐了企业前期发展缺乏市场经验的短板。

  沙琪到位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与调研,李群自动化将企业发展的方向,定位在国产高端工业机器人研发上,以打破国外品牌对该领域的长期垄断,为中国向智能制造转型提供支持。

  说干就干!石金博和团队商量后决定,把自主研发产品的首次亮相放在有着国内工业机器人风向标的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上。可此时,距离工博会开幕仅剩下不到半年时间,李群自动化的产品却仍只是停留在概念上,连图纸都没有一张。

  据俞春华介绍,当时大家偶尔会有些怀疑是否能够赶上工博会,可每一次石金博都用各种方式给团队信心,跟着研发团队日夜兼程,不断地调试设备,不断地推倒重来,直到工博会开幕前几天,参展产品才完成了最后一次调试,打包空运到上海。

  2013年11月,一年一度的国际工业博览会在上海如期举行,作为国内机器人行业的顶级博览会,工博会吸引了国内外知名机器人企业参展。

  “在展会上,国内各大自动化机器人厂家争相斗艳,但无论是外观,还是性能功能上都跟我们的产品有非常大的差距,我们的机器人都让同行赞不绝口。有同行甚至问我们,‘你们是代理哪家国外产品?’他们完全不相信中国有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做出了这样的机器人,而且各种功能都超过他们原有的产品。”回想起这段经历,石金博喜上眉梢,眼角自然地往上一扬,难抑心中的兴奋。

  石金博说,这次博览会,让李群自动化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迅速在国内同行里一战成名,也让她逐步学习去如何带领一个创业团队,带领一个企业走出低谷,“以前创业都有人领着跑,凡事想着有更富经验的团队领袖顶着,只要把自己熟悉领域的事情做好即可。成为总经理后发现,除了要继续做好自己擅长的、熟悉的领域,更多时候是要学习处理好各种各样的突发情况,这种转变是最难的”。

  现如今,在石金博的带领下,李群自动化已经逐步走向快速平稳发展的阶段,除了在3C、食品等领域为国内多家品牌厂商完成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应用方案解决,还开发出并联机器人、串联机器人等机械手标准件产品。仅2015年,李群自动化的营收便同比增长了4倍。

  石金博说,在创业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把每一件事坚持做好。

  创业导师有所为有所不为

  “对于一家创业公司而言,有足够牛逼的创意是远远不够的,有一项牛逼的技术也是远远不够的,任何事情都是需要积累积淀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改善,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坚持做到。”

  如果说,李群自动化,让石金博从一个稚气未脱的大学生逐步成为能够独当一面的创业者,那么,东莞松山湖国际机器人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的身份,则让她开始跟随李泽湘的脚步,向着创业导师的方向迭代蜕变。

  2013年,当李泽湘找到石金博透露将主导启动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建设、并希望她能够出任机器人研究院总经理时,李群自动化正陷入创业低谷。可面对导师的邀请,石金博没有丝毫犹豫,二话不说便答应了。

  谈起当初是否担心接受这一邀请会影响李群自动化后续的发展,她说,“创办国际机器人基地是李老师毕生的梦想,我也是这个梦想的受益者。作为李老师众多门生中较早来到松山湖的学生,我很乐意也很幸运能够帮李老师一些事务。”

  逸动科技是进驻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的首个创业孵化项目。作为外来的首次创业者,逸动科技的创业团队成员都十分年轻,这使得他们在创业过程中容易遇到很多问题。

  逸动科技联合创始人陶师正告诉记者,作为基地运营实际负责人之一,每一次石金博总会及时给他们有价值的提醒。有一次,逸动科技所研发的电动船外机需要找一个零部件的供应商,可找了很久都没有找到达到工艺要求的厂家,此时,石金博很大方地将李群自动化所合作过的优质厂家介绍给了陶师正。

  除了共享供应商资源,石金博还会时不时主动跟陶师正等孵化团队分享自己创业过程中掉过的那些坑。“她就是这样坦率而真诚的一个人,总会毫不吝啬地向你分享一切,提醒所有她能提醒的,而不会像很多人一样因为自己跌倒过而觉得难以启齿。”陶师正补充道。

  尽管周围人都觉得与众不同,可石金博却认为自己一直只是在坚持专心做好创业过程的每一件事。

  “松山湖国际机器人基地要做的就是把有创业梦想的人都拉进来,给他一个好的创业环境,帮助他找到发展的方向,协助他组建团队,让他可以更多专注于创新和创业,尽量少走弯路。”石金博表示,作为孵化平台的服务者,她会在各方面尽可能帮助在孵团队,但却绝不会为在孵团队拉客户。在她看来,在孵团队如果还是把自己当作学生,而不是创业者,就无法用自己的办法解决创业过程中面临的种种问题,创业还是要经得起市场惊涛骇浪的考验。她所要做的,是让基地成为创业的导师,而不是保姆。

  在经历了过山车式的创业,再到看到个个不同的创业团队的成长过程,石金博说,现在的她更加坚信:从0到1的创新,实现起来远没有想象中容易,对于一家创业公司而言,有足够牛逼的创意是远远不够的,有一项牛逼的技术也是远远不够的,任何事情都是需要积累积淀,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改善,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坚持做到。(记者 黄少宏)(来源:南方日报)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