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审议通过东莞一系列新的发展要求和重要举措

万象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16-10-13 08:00:11

东莞市委书记吕业升代表市委常委会作工作报告。

东莞市委副书记、市长梁维东就《意见》作出说明。


  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东莞市委关于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统领推动在更高起点上实现更高水平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了东莞一系列新的发展要求和重要举措,包括推动园区加快发展、实施企业规模与效益“倍增”计划、统筹推进基层土地利用和“三旧”改造、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等方面。市长梁维东就《意见》作出说明。在分组讨论中,参会人员也对这些热点问题进行了讨论。
 
  A 加快构建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意见》提出,对标自由贸易试验区营商环境,聚焦企业准入设立、投资建设、运营发展、市场监管等关键环节,加强开放环境、政务环境、市场环境和法治环境建设,加快构建与国际高标准相对接的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亟待重拾东莞早期进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魄力,找准抓住当前营商环境的突出短板,大力推动“放管服”纵深发展,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政务服务质量,避免出现营商环境优势退化和弱化的风险。
 
  为此,《意见》稿中多处强调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梁维东部署,要在全市推开简政强镇改革,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运转高效、监督有力的市镇两级行政管理体制机制。深化“一门式一网式”政府服务模式改革,完善市镇村三级政务服务平台,优化机构设置,加快推进行政许可和服务标准化以及服务流程再造。通过积极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完善权责清单制度,探索制定中介服务管理清单,提升政府行政审批效率和中介服务水平。
 
  声音
 
  吕业升(市委书记):东莞的优势是投资环境,比深圳、广州更有优势。如果东莞的营商成本跟广州、深圳差不多,东莞就毫无希望。深圳是以700平方公里产出了比1200平方公里的东莞多两倍的产值,它有资本坐下来慢慢调结构,甚至让营商成本慢慢调到旧水平。东莞如果没有高端的产业、更多的人才、更优秀的团队和项目,往前走是保不住的。
 
  朱斌华(市发改局局长):目前的困境是,地方在行政审批上没有任何权限,全部是上面定下来的,我们只能压缩时间。八大举措要落实,归根到底是落实好现在提出的一系列要求。如何又合规合法又提高效率,这感觉有点难,现在很多政府部门提到改革,考虑的第一问题是如何规避风险。去年佛山出台政策,明确界定改革失误与严重违纪、改革探索出现偏差与钻改革空子谋取私利的界限,调动改革积极性,这个很值得东莞借鉴。
 
  B 推动存量企业倍增 走高效集约之路
 
  当前,土地、资源、环境对东莞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越来越突出,土地开发已逼近上限,按传统粗放的发展模式与路径,东莞几乎没有再往上走的空间。经过多年的发展,东莞在经济转型方面已积累了很好的基础,尤其是制造业规模大,全市拥有规上工业企业近5600家,其中主营业务收入10亿元以上的骨干企业有226家,主营业务收入20亿—50亿元的企业有71家。
 
  《意见》提出,围绕提高单位建设用地产出目标,实施以支持科技创新、业态与商业模式创新、发展总部经济、兼并重组、产业链整合、资本运营为重点的企业规模与效益“倍增”计划,提高招商引资水平,以企业的提升牵引带动产业质量和集约发展水平的提高。
 
  梁维东部署,要围绕提高单位建设用地产出目标,以典型企业引路,加快完善配套政策,专业地、系统地实施企业规模与效益“倍增”计划。具体而言,全市计划按民营制造企业、加工贸易企业、已上市或已挂“新三板”企业、高成长性高新技术企业四个类别,各选取50家共约200家企业,分别由经信、商务、金融、科技部门牵头,各镇街(园区)作为推进主体,整合土地、资金、能源等资源,力促这些企业在“十三五”期间实现收入和资产等规模指标,以及利润和纳税等效益指标的“倍增”,并带动面上存量企业的倍增,走上高效集约发展道路。 
  声音
 
  吕业升:各镇街园区也要不等不靠,积极行动起来,选择一批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进行重点培育,使之加快成长为地方的支柱企业。
 
  稳增长一方面靠企业倍增计划,另外一方面靠重大项目的落地。重大项目的作用需要引起各部门的高度重视,要尽快落地,形成东莞发展的新动力。还有一个问题要引起大家的重视,我们的技改在珠三角的比例是不大的,东莞的技改力度不够,尤其是利用、争取省级的技改资金力度不够,这也是反映工业增长后劲很重要的方面,希望镇街要深入企业做好工作。
 
  梁维东:过去东莞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是顺势而为,现在的核心重点要更主动作为,倍增计划对东莞有更大的现实意义。有一些企业反映,它们的年产值达到500亿—700亿,但是政府在引进其他相同量级的企业时给了很多优惠,对存量企业却没有什么优惠扶持,我们应该抓住发展潜力狠狠推它们一把。
 
  C 构建综合回报模式的投融资体系
 
  目前东莞的财政收入增幅已逐步由高速转为中高速,在投融资体制机制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矛盾,东莞虽是金融大市,但金融产业对经济增加值的贡献率非常有限,2015年东莞金融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为6.4%,低于全省7.1%的平均水平。目前全市的基础性、公益性项目资金需求量大,特别是面对接下来轨道交通1号线等交通设施和截污次支管网加快建设,以及各园区加快开发建设的巨大资金需要,靠财政全额直投将难以为继。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已突破万亿元,但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仍然突出。尤为值得注意的是,轨道交通2号线已开通、1号线已开建,但目前连一个TOD都没做成,迫切需要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
 
  《意见》提出,正确把握政府财政的公共职能与市场主体的产业发展职能的关系,创新政府对准公共性、基础性项目的投融资方式,构建有系统的规划、有政府的财政支持、有社会资本参与、有市场主体投资运营及管理、有项目投资回报的综合回报模式的投融资体系。充分发挥政府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撬动作用,充分发挥包括国有、民营等产权属性市场主体作用,引导金融资金、社会资本投向公共基础设施和园区统筹开发项目。
 
  声音
 
  罗军文(市财政局局长):我之前就提出园区财政“断奶”的设想,成立投融资主体平台,在财政职能上是一个根本性的转变,这是我们多年来想做没有做成的事情。真正的投融资机制在顶层设计不要小打小闹,建议按照上市公司的资源来配置园区的投融资主体,比如像上海的张江高科,把它们真正的价值发挥起来、运作理顺。园区建立投融资主体是一个大文章,还有很多东西要做。
 
  万卓培(厚街镇委书记):创新投融资体制感觉讲的还是比较笼统,能不能细化一些。目前只讲到市级财政的创新机制,其实镇级财政层面也很需要。各镇也有物业资产、公司,在镇一级也有空间,《意见》对这一块没有很明确的指引。能否鼓励先行先试,鼓励镇里探索投融资机制。比如厚街正在筹备会展、家具产业基金,镇里拿1亿能撬动社会投资四五个亿来扶持。在这一过程中,参与的银行还有风险控制,避免了此前财政投资缺乏市场评估的缺陷。
 
  D 构筑园区统筹发展新格局
 
  梁维东分析,园区是带动区域经济增长和转型的重要载体和引擎。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松山湖(生态园)等园区经济效益初步显现,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但园区总体上发展速度不快、发展水平不高、经济总量不大、内生动力不强、辐射带动作用较弱等问题较为突出,没有充分发挥出与其定位相符、地位相称的带动引领作用。2015年底,全市园区以约占全市30%的土地,仅创造了约21%的经济总量和12%的税收,而苏州市17家省级以上开发区以约占全市32%的面积,却创造了全市72%的经济总量、78%的工业总产值、65%的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意见》提出,构筑园区统筹发展新格局,充分发挥园区在转变发展方式、强化创新与产业资源溢出效应、拉动次发达镇(街道)发展的带动作用,全力推动园区发展,打造松山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强核带动、东西两翼齐飞、园镇(街道)联动发展的协同发展格局,使园区成为支撑东莞未来经济发展、带动经济结构调整的强劲引擎。
 
  梁维东部署,接下来将坚持以园区统筹发展为引领,针对园区发展的共性和个性问题,根据园区发展阶段、发展需要和区位条件,大力实施“强心展翅”战略和推进“一园一策”。重点将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深化园区管理体制改革。以松山湖(生态园)与周边镇协同联动发展、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统筹发展、滨海湾开发区为核心的滨海带提升发展、广东粤海装备技术产业园为载体的产城融合发展等为重点,在土地管理、规划融合、项目审批、公共服务、投融资、招商引资、干部交叉任职等方面探索创新性制度安排,形成协同发展合力。
 
  二是推进园区开发模式创新。建立园区开发建设多元化投融资机制,让国有企业成为一个有力的市场运营统筹主体,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支持引进高水平专业产业园区运营商,在园区管委会或园区投融资企业主导下,参与园区开发建设、招商引资、产业发展、项目运营。
 
  三是提升园区辐射带动能力。充分发挥散裂中子源、大学创新城、新型研发机构等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作用,以及高新企业的聚集和带动作用。
 
  声音
 
  陈桂明(南城街道党委书记):我注意到全市对城区发展的研究比较少。4个街道按土地、按单位面积资源贡献GDP和税收,城区都是举足轻重。目前受环保、绿地、污水噪音等限制,市区发展之路越来越堵,制造业受到很多约束。以南城为例,第三产业今年要超过85%,服务业占比高,但是质量规模没有达到,靠不太现代的服务业支撑还不行,还是需要大型制造业。今年金融发展放慢、房地产没有地供应,城区增长速度越来越慢,建议市里也能好好研究城市经济,看看哪些措施可以向城区倾斜,可以提供哪些帮助。
 
  胡浩举(大朗镇委书记):对于破解传统产业困境,《意见》提出了东莞要以散裂中子源为依托,整合周边资源形成联动发展新格局,这对大朗来说是机遇。接下来,从传统产业羊毛衫到科技高地,大朗要在这方面做文章。这个月在市级部门组织下大朗将到美国考察散裂中子源的发展,这又将为大朗的科技产业发展带来新的借鉴思路。
 
  黄启光(水乡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接下来水乡片区是否可以利用多种形式分散式处理,以及利用此次土地控规调整的机遇围绕基础设施用地研究出一些新办法,来突破以往的建设困境。园区如何统筹发展水乡与相应镇区的开发机制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可以探索很多具体的方式。园区并不是与镇街争利,而是要比翼齐飞。园区要明确职权,服务好十镇一港,起码要比现在做得更好。(来源:南方日报 )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