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有价”——东莞商改的“严管”之道

万象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16-10-17 15:16:01

  企业“宽进”之后,如何“严管”?在经过四年的摸索后,东莞在诚信建设上踏出了关键的一步。几乎与国家相关部门印发《失信企业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合作备忘录》等文件同步,《东莞市企业信息公示和信用约束管理试行办法(送审稿)》(以下简称《办法》)也于9月面世,向公众征求意见。
 
  这意味着,在东莞,“诚信”两个字,正从无形的道德概念被“明码标价”,逐渐转变成一个有形的、看得见的网,构建起“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网。
 
  “标价”诚信
 
  对东莞来说,为诚信设立规章具有进步意义。在当前的营商环境里,诚信与否已成为企业合作发展、对外形象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办法》一出激起千层浪。对此反映最强烈的当属商界。虽然文件并没有直接提及“失信”字眼,但字里行间中对企业不诚信行为所设置的严惩条款,折射出了东莞在诚信体系建设上的决心,也让市场主体嗅到了不诚信所需要付出的代价。
 
  “如果企业有不好的信息记录,就会受到政府的重点监管。”一位消息人士解读《办法》时说,情节严重者,还会在申请补贴等方面受到约束和限制。而信息记录显示良好的企业,则会得到优先办理等奖励。
 
  《办法》如此明晰的表述,让人不难觉察,一奖一惩之间东莞已对诚信进行了“明码标价”。
 
  “这是件好事情,我们肯定非常欢迎。作为一家连续五年获评重合同守信用的企业,我们可以在这方面获得更大的优势。”盟大集团总裁办主任尹国海了解到此事后,连连称好。在他看来,政府公开透明地公示企业信息,再通过信用状况来约束管理,将会给市场带来一次“大浪淘沙”,一些失信企业会在此过程中逐步淘汰,从而使整个营商环境得到改善,开展合作时也会更加放心。
 
  东莞市高宇科技公司总经理黄才表示,以前多是通过朋友了解合作方的口碑怎么样,“从朋友那了解的情况,并不全面,也不权威,有时还可能出现偏差。”黄才说,通过官方的渠道去查询企业信用状况,肯定更权威。“以后我跟别人谈合作前,会养成一个习惯:先上网查询一下对方的信用档案。”
 
  对于诚信体系的建设,很多企业也透露了他们的思考:有警示信息的企业会被限制到什么程度?良好信息的企业可以得到什么样的奖励?最重要的是,在这么严格的标准下,如果某些企业在无意之中犯下了小错误,系统是否就只会显示一个冰冷的“红色大叉”,而没有解释的空间?
 
  “无论是在实践还是理论层面,诚信的判断和标准都是长久以来企业无法绕过的难题。”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人士指出,对东莞来说,为诚信设立规章具有进步意义。他表示,在当下的营商环境里,诚信与否正逐渐成为企业对外形象最重要的部分。而现在,通过详细的三十条规定,诚信,这个原本难以衡量的形容词,获得了看得见的标准。何为诚信,东莞将给出更准确、更清晰的答案。
 
  分量几何
 
  企业因违法行为受到一个部门行政处罚的,其他部门应视其违法行为的关联性对其许可业务进行限制,形成企业“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机制,提升企业的违法成本。
 
  新政虽然尚未施行,但舆论声已起。在满城共议诚信建设的大氛围下,商家已经感受到了新政带来的压力。
 
  事实上,在东莞,诚信体系建设早已不是新鲜词。
 
  最早将企业诚信纳入市场监管语境的是石龙镇。2012年9月,石龙被定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试点。从那时起,石龙开始建立企业信用平台,打造“石龙信用网”。同年11月,作为全国商事制度改革的先行点,东莞提出了“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概念。
 
  本报记者梳理发现,在东莞市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方案第八条中,明确写道:“企业因违法行为受到一个部门行政处罚的,其他部门应视其违法行为的关联性对其许可业务进行限制,形成企业‘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机制,提升企业的违法成本。”
 
  尽管我市在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方面做了一些初步探索,但客观来看,仍处于起步阶段,企业信用信息的完整性、及时性、关联性还不充分,对失信企业的震慑力不足。
 
  就在近日,东莞一位拖欠了近30万元工程款的老赖陈某竟还因为调解失败,在法庭门外围堵、殴打对方代理律师,又在律师事务所造成律师受伤,引起了多方的关注。这个案例,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前失信惩戒力度不足的短板。
 
  “其实,早在2014年,市政府就出台了相关意见,明确了建立信用约束管理体系的目标。”据一位消息人士介绍,之后市工商局率先自主开发了东莞市企业信息公示系统,集中公示了工商、税务、质监等45个部门267项目录得的1400多万条企业信息。
 
  这套《办法》就是固化我市前一阶段的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成果,加大全市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统筹力度,规范和统一各部门的企业信息公示标准,落实部门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机制,提升企业诚信自律意识,为东莞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
 
  然而,市场上关注度最高的当属“失信惩戒的制度设计”。谈及对失信企业的惩戒方面,广东五星太阳能公司市场总监胡鄂生说,不仅只限制失信企业在政府采购、工程招标、财政补助等方面的行为,“最好在企业贷款、投资、消费等方面也有一定限制,这样震慑作用更大。”
 
  至于胡鄂生所说的“力度更大的惩戒”,其实《办法》也有所提及:鼓励企业、金融机构以及社会组织在信用贷款、项目合作、商业投资、商务采购、经营决策等活动中,通过市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和使用企业信息,对有警示信息记录的企业采取必要的约束措施,防范交易风险,促进行业自律,推动形成市场化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尹国海则告诉记者,与诚信的企业合作首先可以降低企业的人力和时间成本。在无法确认对方信用的情况下,企业必须要组织员工开展大量的核查工作,既花时间又要人手。其次,因为缺乏诚信认证,合作双方在初期不能完全信任,很多项目其实是无法全面推进,只能逐步试探的。这样,整个合作周期就被拉长,成本自然也有所增加。
 
  诚信检验
 
  东莞的商事制度改革走到今天,必须以信用体系建设和构建诚信约束体系作为目标和定位,这也是今明两年备受公众关注的一项重点工作。
 
  事实上,东莞诚信评价体系建设有着强烈的市场需求。吉日唐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赖彦光也为即将付诸实施的“新政”鼓掌。“从一个生意人的角度来看,我觉得这会带来一个更透明的环境,的确是好事。”在当前的环境中,赖彦光往往得不到潜在的合作伙伴全部信息。即使有个别政府部门的官网提供查询服务,能得到的也是碎片化的、较笼统的信息。“有了这个平台,就可以在合作前对对方有一个更深的了解,自然也可规避一些不必要的风险。”他说。
 
  一位消息人士分析称,过去社会以熟人关系为主,诚信的衡量亦由此出发,通过道德概念和舆论来形成软性约束。如今在陌生关系增多的现代社会中,这种约束出现了漏洞。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人们需要一个更加有力的刚性体系对“诚信”进行检测。
 
  本报记者梳理发现,在百度输入“东莞企业诚信”六个字,排在前列的检索结果中有一个非官方网站——东莞某信用网。根据主页显示,访问者可以通过企业名称、注册号和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进行查询。
 
  记者发现该网站除了提供企业的注册信息、评价信息,访客还可以给该企业的商业信誉、员工福利进行评分或者发表自己对该企业的留言。可是访客以什么身份、什么标准进行评判,网站并没有说明,也没有设置任何限制。在这个平台上,评判体系既显得混乱,又不能提供任何有价值的诚信信息。
 
  由此可见,由官方构建一套诚信体系,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东莞加快了完善社会信用体系顶层设计的步伐。面对企业、行业的需求和社会发展的趋势,政府将凭借手中的权威信息为民众建立一个更加全面、有效的诚信体系,从而规范市场,构建诚信,建立起一个全方位、无死角的诚信体系,让诚信成为守信者的通行证,让失信者寸步难行,无所遁形。
 
  《办法》的草拟酝酿,也是政府在“宽进”时代对企业进行“严管”的重要手段。
 
  在市场的呼声和国家层面政策的指引下,《报告》 的产生水到渠成。据一位消息人士表示,东莞的商事制度改革走到今天,必须以信用体系建设和构建诚信约束体系作为目标和定位,这也是今明两年备受公众关注的一项重点工作。
 
  联动体系
 
  通过行政、市场乃至行业之间的联动,企业信息公示平台对企业形成了全方位约束,失信成本大大增加,的确可以推动市场主体自觉提高信用。
 
  诚信虽也一直被视作个人、企业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品质,但公众对其的讨论和要求更多是放在自律层面。然而,在现代交易市场里,人们更需要的是一个严明健全并能联动到市场的监管体系。
 
  “与其他行业不同,东莞的餐饮协会目前暂时没有设立行业标准或者诚信目录。”东莞市餐饮协会永远荣誉会长、市政协委员黎平告诉记者,这和东莞餐饮行业的具体情况有关。
 
  东莞餐饮企业多,质量参差不齐;餐饮行业单品数量大,难以每一个都做出标准;再加上餐饮细节繁多,单单米的品种就超过两千个。所以,要求协会全方位地覆盖、概括这个行业是比较困难的。
 
  但在餐饮行业,食客心中却自有“一杆秤”对企业进行监管。黎平说,对于以次充好、欺瞒顾客的餐厅,顾客们也许不会明说,但一定会用行动表达自己的不满。久而久之,留不住客人,失信餐厅就会被淘汰。食客用脚来投票,便形成了餐饮行业内部的独立评判体系。
 
  大众点评网则将这一评判体系透明化了。通过对食客评价的广泛收集和公布,企业的好坏信息全被公开,过往只在食客内心或熟人圈子里的那杆秤被放在了大众眼皮底下。即使是初来乍到,对情况完全不了解的食客也可以根据大众点评网上的信息进行参考,避开那些不诚信的餐厅。而餐厅,也会为了获得好的评价更加谨慎和认真经营。
 
  虽然大众点评网本身并不对餐厅作出判断,但依靠公开、透明的平台,将个人评价联动到市场,扩大了评价的影响力,对餐厅形成了制约。
 
  我市正要打造的企业信息公示平台也应有类似的效果。过去,失信者大都只会在相当狭窄的领域内受到限制。当失信者跳离该领域时,失信带来的成本就大大降低。对于某些已经违反法律法规的企业,失信污点甚至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但当政策可以真正施行时,企业信息公示平台就能建立行政约束和市场约束之间的联动,将失信企业彻底曝光在阳光底下。一方面,不同部门共享信息扩大了失信在行政领域内的影响范围。一处失信,企业将会在其他地方也受到限制,提高了失信企业的行政压力。另一方面,信息的公开则又将这影响力传递到市场。往日一些仅在政府内部公示的情况由暗转明,企业的市场口碑评判有更实在的数据支撑。在市场经济中,企业自然需要更加考虑行为会带来的负面效果。
 
  “诚信体系一是要建,二是要管!”暨南大学教授何任刚指出,诚信体系建设的落脚点,在于防止不诚信现象的发生。而通过行政、市场乃至行业之间的联动,企业信息公示平台对企业形成了全方位约束,失信成本大大增加,的确可以推动市场主体自觉提高信用,避免失信,真正达到诚信管理的目的。(来源:东莞日报)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