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遭遇急难困难居民得到及时救助

万象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17-01-05 14:01:57
  昨日上午,市委副书记、市长梁维东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东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东莞市气象发展“十三五”规划》《东莞市社会组织创新服务基地建设方案》《东莞市全面开展“救急难”工作实施方案》等,决定调整对低保对象参加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缴费补助等规划、民生事项。
 
  议题1现代服务业
 
  到2020年 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0%
 
  会议审议通过的《东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0%,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5%,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63%。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2%。
 
  根据规划,“十三五”时期,我市将重点发展现代物流、金融、科技研发、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会展与商务咨询、文化创意、节能环保等生产性服务业;优化发展现代商贸流通、旅游、健康、养老、居民和家庭服务、教育培训、体育等生活性服务业。
 
  规划提出,力争到2020年,生产性服务业规模质量显著提升,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2%,基本构建覆盖制造业全链条的服务体系,做强先进制造业产业链“微笑曲线”两端;生活性服务业规模持续扩大,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在跨境电子商务等服务领域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规划提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结构合理、功能突出、产业集聚、错位互补、协同发展的服务业布局体系,主要有南城金融商务区、松山湖高新区科技服务集聚区、东城创意文化集聚区、东莞港物流集聚区、麻涌电子商务集聚区。
 
  议题2体育消费
 
  到2025年 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2%
 
  会议审议通过的《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我市基本建成布局合理、功能相对完善、门类比较齐全的体育产业体系,体育产品和服务更加丰富,市场机制不断完善。体育产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达到2%左右,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意见提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8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占全市常住人口比例达到50%,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水平以上的比例超过95%;公共体育服务实现全民全覆盖,总体实现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
 
  文件解读
 
  取消商业性、群众性赛事审批
 
 
  1.依法依规全面规范清理不利于体育产业发展的规定,凡是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入的领域,全面向社会开放。加快全市综合性和单项体育赛事管理制度改革,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的行业审批。
 
  2.加快现有的职业俱乐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引导社会资本独立或参与组建体育职业俱乐部,再打造1至2个国内著名的职业俱乐部,如推动及支持游泳、乒乓球、武术等项目发展职业俱乐部。政府在建设训练设施、引进高水平运动员和教练员、申办和参加职业联赛等方面给予支持。完善重大职业赛事政府奖励机制。
 
  3.优化布局,重点建设“一中心四个组团”的体育产业布局,打造十分钟体育圈,培育沿绿道、沿江、沿海、沿山体育产业带,建设覆盖面广、便利性强的带状体育产业功能区。到2025年,全市力争培育2个以上省级体育产业基地、5个以上省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
 
  议题3救急难
 
  实行“救急难”救助“首问负责制”
 
  为突出专项救助的“救急难”功能,解决群众生活中可能遭遇的突发性、临时性、紧迫性困难问题,充分发挥社会救助的“托底线”作用,会议审议通过了《东莞市全面开展“救急难”工作实施方案》,提出要通过全面开展“救急难”工作,统筹各类社会救助资源,提升社会救助综合效应,让遭遇各种急难情形致使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的居民(含非本市户籍常住人口)得到及时救助,充分发挥社会救助的整体功能。
 
  “救急难”方案
 
  1.有效街接慈善救助:各镇(街道、园区)要依托慈善会现有的救助制度,对遭遇急难问题的人员(含非户籍常住人口),在政府救助之后仍然困难的,实施有效的“救急难”救助补充。
 
  2.拓宽“救急难”的渠道:对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事故、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导致生活陷入困境,其他社会救助制度暂时无法覆盖或救助之后仍有困难的家庭,各镇(街道、园区)要联合慈善会、医疗基金会,给予应急性、过渡性的快捷救助;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作用,完善救助帮扶平台,发布“救急难”对象的求助信息,引导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爱心人士等对求助个案开展慈善救助,形成“救急难”合力。
 
  3.建立主动发现和信息共享机制:各镇(街道、园区)要建立急难对象主动发现机制,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救助。建立流浪乞讨人员主动救助常态化、规范化工作机制。各镇(街道、园区)要建立“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的快速响应机制。
 
  4.建立“救急难”救助“首问负责制”:实行 “救急难”救助“首问负责制”,首位接待来访、咨询或办理业务的工作人员,要负责给予办事或咨询一方必要的指引、介绍或答疑等服务,使之最为迅速、简便地得到满意的服务。
 
  议题4气象发展
 
  三天预报、六小时精细、三小时预警
 
  会议审议通过了《东莞市气象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建成适应需求、结构完善、功能先进、保障有力的气象现代化体系,整体气象实力居全省同类地级市前列,使气象监测预报更加精准精细,气象防灾救灾更加主动有序,开放共享机制更加科学规范,气象公共服务更加均等优质。
 
  气象“十三五”规划
 
 
  1.做好十天展望、五天预测、三天预报、六小时精细、三小时预警,重点抓好重大灾害性天气过程的监测预报。以区域数值天气预报模式为基础,开展连续、滚动的暴雨、强对流(雷雨大风、龙卷风等)等灾害性天气的精细化预报,开展分辨率精细到分钟级和公里级的实时分析、短时临近预报和中短期预报。
 
  2.根据东莞市4个街道、28个镇的面积、人口密度等特征,制定符合各镇街受灾影响的预警发布标准和细则,对暴雨、雷暴等局地性较强的灾害性天气,实现镇区和街道级别分区快速预警。
 
  3.完善优化气象监测网络。建成更高密度的综合气象监测站网,建设城市气候监测系统和行业气象监测系统,建立中小尺度强对流天气(龙卷风、跑线等)监测系统,建成覆盖全市不同地区(城市、沿海、湿地、森林等)的生态气象观测站点,在全市形成较完备的生态气象观测系统。(来源:东莞日报)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