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山牛过蓢:古村存千年 松糕香万家

万象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17-03-16 09:29:00
 
  茶山牛过蓢:古村存千年 松糕香万家
 
  莞“乡”花开
 
  牛过蓢,位于茶山镇超朗村的背面,立村于南宋,因村民多姓麦,故又名麦屋。村内有明清民居79间,宗祠3座,古井4口,古巷6条,是东莞市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清古村落。
 
  古村名片
 
  每逢喜庆节日,牛过蓢村的林间树下,人们便张罗着大锅制作起松糕,浓浓的糯香飘散在整个村子里。
 
  牛过蓢古建筑丰富且整体上保存较完整,村内有明清民居79间,是目前东莞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清古村落。让我们品着松糕,一起与该村落的后人棠哥穿越到明清,寻访这一“世外桃源”。
 
  古传说:“大象骑细象,世代出和尚”
 
  说起“牛过蓢”这个名字的由来,村里流传着一个传说。相传古时有一位风水先生,带着徒弟到东莞石排市下看风水。行至楼阁蓢(地名),师傅认为此地乃“大牛骑细牛,屡代出封侯”,风水不错。而徒弟却反驳:“师傅,你看错了,那牛已过蓢了,此地乃‘大象骑细象,世代出和尚’。”
 
  后来,徒弟的“预言”成真,石排市下果真出现一间“广惠庵”,而徒弟所说的“牛”已过蓢了的“蓢”刚好就是楼阁蓢所在地。以相邻的孙屋为牛头,楼阁蓢为牛肚,楼阁蓢的石头(地名)做牛尾,正如一头过了蓢的牛,因而后人就把“楼阁蓢”误说成“牛过蓢”。“这个‘蓢’是一种植物,是水蓢,东莞莞城的人称它为‘水庸’。”牛过蓢村的棠哥介绍说。
 
  古村路:八百年古树 根植古村
 
  牛过蓢坐东北朝西南,遥挹青山,近临池塘,背倚茂林修竹。村中有33棵古树,最“年轻”的109岁,年龄最大的则近800岁;其中高山榕12棵,还有细叶榕、朴树、南岭酸枣等,其中有4棵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古树;最大树干胸围8.12米,树冠幅60米。
 
  数百年的古榕树群呈半圆形之势环抱古村,一间间古朴的民居错落有致,使人仿佛穿越时光隧道,置身于明清时期的“世外桃源”中。
 
  历经世事轮回,原始、生态是这个古村不变的风韵,在所有岭南古村落中也是十分罕见的。行走在牛过蓢,浓郁的古香悠然而来。六条用红石或麻石铺砌而成的古巷,由南向北延伸到围墙遗址边,古民居择巷而建,纵横交错。
 
  此外,古村的东、南、西、北四角各有一个更楼,由古围墙连接。古村现存明清建筑80多间,最具代表性的当属麦日桃故居,建于清光绪十六年,即1890年,由四间相连接的书屋、居室和碓间组成,故居装饰典雅精巧,还存有屏风、华板、书法作品等。
 
  古村味:手工松糕 阵阵飘香
 
  说起松糕,东莞人无人不知,刚蒸好的松糕香软可口,略微带有一点黏感,散发着阵阵糯香,越嚼则越有味。比起超市上售卖的松糕,手工制作的松糕则味道更佳。
 
  “茶山松糕,寮步笠帽”,东莞民谣唱出茶山美食——松糕在莞邑中享有的盛誉。牛过蓢的松糕文化历史悠久,制作原始而具有乡村味道,每逢制作松糕,其香味飘逸在村里林间,让人垂涎。
 
 
  制作松糕时,村民会在林间树下,用青砖搭起炉灶,在大锅里架起蒸架。传统松糕制作的工序繁复,首先得用井水将糯米浸泡三个日夜,在糯米干透前将其舂成粉,重复过筛至细腻,然后以花生、草果、砂糖等制作成馅,最后在蒸好的松糕正中印上一个红色梅花点,白中带红,取其好意头,以示吉利。
 
  在茶山风俗里,每逢生日、满月、嫁女等喜庆日子,都会送松糕给亲友以表示庆贺。因为松糕与承高(指快高长大、事事顺利、越来越好的意思)接近谐音,以取其好兆头。同时,牛过蓢古村落每年也将举办松糕风味节,以传承传统风味。
 
  近年来,为加强牛过蓢的旅游业发展,超朗村打造了牛过蓢古树公园。每年一度在牛过蓢古村落举办松糕风味节,在古榕树群所在的古树公园,专门设计了开锅仪式、南社农耕表演队巡游、时装模特“天然T台”松糕走秀、松糕现场制作等活动,让游客在古色古香的原生态林区体味岭南传统美食文化。(记者 钟宏连 黎慧莹 葛宇飞)(来源:广州日报)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