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头邓屋村百年来出了一百多位科学家、工程师

万象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17-03-20 09:03:35
  车子开进桥头镇中心往西北部走,没多久邓屋村就出现在视野之中。邓屋村居委会建得挺气派,广场也很宽敞,你很难想象这么一个现代化的村庄还有一片古建筑群。和很多东莞古村落一样,邓屋村古建筑群也被一大片现代建筑包围着,如同一座孤岛,期间虽然还有不少古建筑保留完好,但也有不少已经颇为破败。
 
  邓屋村始建于洪武四年(1371年),距今有647年历史,2012年入选第三批“广东省古村落”。现村古建筑群位于村南门路、东门路等主要街道,包括北门、南门、麻石路二段约150米、古井四口及清末民居近200间,以及邓氏宗祠、文帝庙、邓植仪祖居、邓仲硕故居、邓屋村炮楼等古建筑。
 
  当然,邓屋村最为知名,也最让本村人骄傲的是,作为一座偏远的山村,该村近百年来,却涌现了包括我国著名邮票设计师邓锡清、著名的治蝗专家邓锡鎏、中山大学土木工程教授邓盛仪等在内的100多位科学家、工程师,堪称“奇迹”。其中中国土壤学和现代高等农业教育的开拓者邓植仪,中科院院士、中国激光科学之父邓锡铭,更是在中国科技领域中具有奠基性的顶尖科学家。
 
  而此行,我们足下的麻石路,就是那位“泥土的歌者”邓植仪所铺盖的。
 
  我们下车后,最先看到的,便是傲然落寞的一座古建筑,那是邓屋村的北门楼。北门楼虽然是门楼,但很小,不甚起眼,如果不是其建筑风格颇为迥异,又得益于周边建筑的衬托,估计不会被人们注意到。
 
  北门楼面阔4.2米,进深6.5米,为硬山顶,封火山墙。观其形状,让我想起了动画片《大闹天宫》中孙悟空大战二郎山时变化而成的土地庙,又让我联想到一个竖起双耳的灰色兔子头,总之还是有些萌哒哒的。和很多古村一样,邓屋村原本有东西南北四个门楼,但如今只剩下北门楼和南门楼了。
 
  南门楼跟北门楼规格一样,但稍微气派一点,它有一块红砂石的匾额,刻着“坤元门”。让人更想不到的是,这小小的门楼,竟有 “坤方远接沧浪水,元门高摘斗牛星”的楹联,真是霸气外漏。据史料记载邓屋南门楼是清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854年)所建,是按当时邓大林(进士及第)提议定方位,作对联,并挖造南门塘及建围墙。
 
  坤方是八卦方位之一,位于西南;元为首,吉,地位重要。从楹联上看,应该是在说明南门是风水宝地,按座向,平伸双手接纳东流之水(指沧浪河),举手可摘天上北斗星。因此不管是从匾额还是对联,都在说明着南门楼的重要意义和地位。
 
  此外,按照八卦而言,坤为地,为母,卦位系指女性的涵义,因此逐渐形成一个独特的说法:娶媳妇从南门楼进入本村的话,日后能够成为相夫教子之贤妻良母。也许,正因此南门楼建立后,邓屋村还形成了一个独特的风俗:凡娶媳妇必须由南门楼进入本村,如果邓屋村的男丁娶外地女子为妻的,新娘坐花轿入村时,需在南门楼前停下,步行穿过南门楼,而后在“众人厅(邓氏宗祠)”前点燃三响礼炮,新娘才会被接进夫家。
 
  可惜,这样的习俗现在只能从文字或老人的讲述中过过瘾,只能通过大脑跑马的方式,想象当年某位新娘从此进入邓屋村的热闹喜庆的场景。因为,新中国成立后该风俗逐渐消失,现已不存。
 
  走进古村中,你会发现,邓屋村那仅存的200座传统民居也是典型的广府民居:坐北向南,青砖砌筑墙身,板瓦覆顶,木构梁架,封檐板雕花精美,头门檐下壁画内容丰富、形象生动。
 
  我们一路逛,一路拍,逐渐走进了门无车马喧的从前慢。邓屋村原建住宅,从围面前向上有九排房屋,每横排房屋有一条巷共八条巷,建有四条直巷,这十八条巷全是麻石路,为村民出入道路,至今仍保存完好。村内现存4口古井,用麻石和青砖砌成,井口为八卦形状,井口宽直径两米,深五米;井水虽可饮用,但为村民安全着想,现已全部架设护栏。
 
  因为长期闲置,不少古民居出现了损坏,其中最让人惋惜的便是文帝庙。该庙大门紧闭,但瓦面坍塌,杂草丛生,唯有那两面高大的破旧的封火山墙依旧在诉说着当年的香火旺盛,折射旧时光中邓屋村文风鼎盛。
 
  我们也曾试着登上周边的民居去拍摄,但那高大的破旧的封火山墙总是挡住了我们镜头视线,似乎不愿意让我们看见里面破败的样子。如同一位落魄的知识分子固执地要保留他仅有的尊严一样,于是我们只能作罢。
 
  文帝庙的破败之所以让我们倍感痛惜,还因为在东莞古村中,文庙是非常罕见的。或许正因为如此,邓屋村一直以来都是东莞东部一带有名的文化村,近百年来,涌现了100多位科学家、工程师,除了中国土壤学和现代高等农业教育的开拓者邓植仪,中科院院士、中国激光科学之父邓锡铭这两位赫赫有名的科学家之外,还有我国著名邮票设计师邓锡清、著名的治蝗专家邓锡鎏、中山大学土木工程教授邓盛仪等。
 
  其实,邓屋村在历史上是有名的穷村,邓家祖辈务农为生,直到邓庆云出现才扭转了乾坤。邓庆云儿时曾经做过某富家少爷的陪读,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等有了经济基础之后,就大力鼓励后代读书,其儿子邓植仪、邓鸿仪、邓盛仪都曾经出国留学,才让邓屋村这个偏僻的小农村逐渐演变成一个科技人才大村,堪称教育史上的奇迹。
 
  文庙就是那个时候建立的,直到新中国成立前,村中还保留着拜孔子的传统。当时孔子图像在村里很多,村里孩子大多在六七岁便会拜孔子,在私塾、文庙和家里都拜。南方日报2009年的报道中记载着该村老人邓根喜的回忆:他10岁时(1941年)的一天,公鸡刚打鸣,其爷爷就叫醒他,让他端着饭踩在梯子上去吃,寓意步步高升,然后背着他到私塾去拜“孔圣先师”图像。
 
  有如此浓郁的文风,邓屋村自然有了钟灵毓秀的人文基础了,奇迹的产生也是必然的。
 
  我们最后参观的是邓氏宗祠。按理说,我们应该最先介绍邓氏宗祠的,毕竟对于古村落而言,宗祠是最重要的建筑,也是古村从前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但如今这座始建于明代的邓氏宗祠已经不是从前的那座,而是重建于2010年,占地面积420平方米的焕然一新的宗祠。新宗祠自然、华丽恢弘,但失去了些许无从描述的味道。
 
  邓氏祠堂依旧是穿斗抬梁式结构,布局两进,空间高大通敞,内有梁架、照壁、柱头、檐板、斗拱等部位精雕。内供奉邓屋先祖帝德公与卢氏祖婆,富公与罗氏祖婆等祖公与祖婆。村民自发在每月的初一十五日和其他节庆在祠堂内上香。
 
  说起宗祠,必然要说到宗族源流,毕竟在中国“慎终追远”是一个流传几千年的文化传统,而宗祠最重要的教化功能就是“慎终追远,民德归厚”。据《桥头镇志》记载,邓屋村邓氏家族血脉来自韶关南雄珠玑巷,邓屋村原本叫做卢屋,元末明初邓帝德到卢屋外婆家替人放牛,随后在此娶妻生子,繁衍后代,逐渐壮大。随着邓姓人口的不断增多,卢屋及附近的十多户卢姓、黄姓人口因单薄而搬离。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80多岁的邓富于带领子孙、内亲几十人,宣布立围邓屋村。
 
  邓屋村立村至今已有647年历史了,其中清末时期,该村已经是单一姓了,邓姓在桥头的姓氏排位为第三大姓。看着眼前华丽恢弘的邓氏宗祠,我曾想,从一个外来的放牛娃到外来女婿,再到改卢屋村为邓屋村,最后让邓屋村成为单姓大村,期间多少风云往事,如今已成了传说,没有留下太多的历史细节和文字记载可供探索,只能凭着想象去编织这幅历史画卷了。
 
  此外,在邓屋村村史展览馆中,我们得知了该村一项独特的省级非遗:凉帽。相传苏东坡被贬惠州时,携爱妾王朝云莳花园圃。苏东坡为不让王朝云受日晒之苦,便请人编了此凉帽。因凉帽既遮阳扇风又美观,极受欢迎,客家妇女相习而用,沿袭至今。
 
  传说总是如此浪漫,但凉帽制作却殊为不易。它讲究精细,除了需要选竹、蔑、布、针线等材料外,还要经过十几道的工序才能做出。这些凉帽因花纹的不同而有了好听的名字:满天星、禾围花等。有师傅还能织出“福禄满堂”“风调雨顺”等多种花样。不同的妇女戴凉帽也有讲究,未婚女孩的凉帽花穗都是白色,已婚少妇的花带花穗是红色的,中老年妇女都用青色、黑色或红绿黑杂色。这些习俗让小小凉帽增添了不少趣味和文化内涵。(来源:东莞日报)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