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深融合概念下“临深片区”界定仍比较模糊

万象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17-04-19 08:42:42
 
  莞深融合概念下“临深片区”界定仍比较模糊
 
  随着莞深两地各方面交流合作的逐步加深,莞深融合概念的出现也越来越频繁,黄江镇作为东莞市临深片区,提出了建设“莞深科技创新走廊桥头堡”的发展目标,承接深圳产业资源转移的发展路径愈发明晰。但是如果从更微观的层面来作进一步探究,黄江镇内的不同区域,当前受到深圳影响和辐射的程度也有所不同,“临深片区”界定仍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
 
  由于接壤深圳,黄江整体是临深片区。黄江内部看,北岸社区属于中心位置,从上一届的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北岸和三新社区划为中心区。不过目前社区在商业等方面还没有大的变化,将来地铁贯通后,政府定位会更加明确,这个趋势估计会日趋明显,当下感受还不是太深。
 
  从深圳带来的直接辐射来说,大约2013年以后,开始慢慢感受到产业方面的变化。最近几年社区空出来的厂房,确实被内资企业尤其是深圳企业租用得比较多,其中大部分是中小企业,占比非常明显。
 
  因为土地资源比较紧张,目前北岸社区的自身定位,一方面是结合镇中心区的打造思路,加强旧围村的“三旧”改造,盘活城市整体形象,为地铁修通后,东莞与深圳的进一步对接做好相应准备。第二是随着灵狮项目进驻裕元工业园,依托这个产业研发一体的项目,我们希望做一些相应的配套产业和服务业。
 
  我认为整个黄江镇都属于“临深片区”,由于梅塘社区与深圳光明新区交界,从地理位置上来说,梅塘社区是黄江镇内真正的“临深片区”。从深圳公明街道到梅塘社区只有近二十分钟的车程,距莞深高速出入口仅5分钟车程;加上土地资源较为丰富,人居环境优美,吸引了众多深圳客前来置业投资,而这又引发了一系列蝴蝶效应。
 
  出行方面,梅塘连接深圳公明的主要是公常路,近年来车流量日益增大,特别是实行深莞一体化后,相继取消了黄江及羌下收费站,车流量明显增加。再比如教育方面,深圳客对优质学位需求较大,进而带动了附近的教育发展,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学校入驻梅塘社区,就体现了这一点。
 
  另外受到深圳影响较大、较明显的是这边产业、厂房的升值。工业用地出让价、厂房转让价格等都有明显的上涨;厂房的租金价格也由原来的12—13元/平方米,升至现在的16—18元/平方米。
 
  梅塘社区接下来将继续推进与深圳的对接工作,拟对辖区空置厂房、闲置土地进行统筹利用;并做好征地拆迁工作,尽早实现生态路贯通。此外,全面铺开辖区“三旧”项目改造,加快社区“三旧”项目改造的推进。目前大冚、田心等“三旧”改造项目正在顺利推进,星光也已牵手碧桂园集团拟打造成科技小镇,各项工作都在准备之中。
 
  田美社区位置比较靠北,目前还没有体会到深圳方面带来的明显影响。企业方面有一些零散的深圳小企业进驻,但是没有大企业;房地产在深圳辐射之下,均价稍有提高,但幅度不大。我也经常去南面的社区交流参观,以工业用地为例,因为梅塘社区接近深圳,承接产业方面有一定位置优势,该社区的租金价格相比田美社区高了不少。田美社区处于传统的镇中心区,过去地价是要比梅塘社区高一些,现在情况反过来了。
 
  不过镇内几个社区之间,长期来看不会有明显的区别,当下梅塘社区位置优势明显,最先受到影响,但是很快北部的区域也会受到带动,因此“临深片区”的范围不能简单划定在梅塘等一部分区域。过去在发展上,南部社区跟随北部社区步伐,现在北部社区迎头追赶南部社区,这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
 
  田美社区接下来准备依托刁朗工业区部分土地,结合政府相关的扶持政策,引进一些比较大的深圳企业,扭转现在的局面,产生更大的影响力。
 
  从黄江内部的规划来看,并没有对“临深区域”作详细界定,而只是一个宽泛的称谓。不过虽没有明确的提法,但在对接深圳发展方面还是有很多相应的布局。
 
  从黄江城市总体规划的构想来看,黄江城市发展战略为“中部崛起、打造服务制高点;北部优化、建设宜居家园;南部拓展、构建高效产业空间”。其中,南部拓展区在定位上就明确以主动承接深圳辐射,发展高新产业园区及高品质生活区为目标。
 
  除了上述产业方面的布局,承接转移还包括生活服务配套,主要是在中心区构建黄江城市与产业、旅游综合服务平台,生态型山水宜居新城。
 
  “临深片区”的范围划分,受黄江地形影响比较突出,基本以南北交通干线为主,逐渐向北延伸,越往南部影响越明显。将来轨道交通一号线修通后,沿途会有四个站点,深圳的辐射有望向北极大拓展,因此“临深片区”也不应作为一个固定的概念。
 
  临深融合发展不只是距离的问题,现在互联网时代,距离已经不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只要黄江和深圳的产业具有一定的互补性,从打造整个产业链的角度,就能建立自己的特色。黄江内部有很多的社区,并不是说距离深圳最近的社区,才对接得最好。现在大家已经不把地理距离看作是最重要的标准,反而是看有没有可能在产业链、价值链合作上有更大的空间。
 
  黄江前一段时间利用互联网打造了一些线上交易平台,用电子商务的手段将一些制造业的原材料成本降到最低,这其实是很好的思路。如果进一步考虑,这些创新做法和深圳的金融创新有没有对接的可能?并不是说从深圳引入一些企业,放在靠近深圳的地方就能达到融合发展,而更应该突破距离的因素,把两地的合作内容和层次不断推向更高水平。(来源:南方日报)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