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于1月15日召开,省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提及了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和先进阿秒激光设施的动工建设,这两大项目均位于东莞,标志着该市在源头创新和科技发展方面的实力进一步彰显。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于2024年3月30日正式启动。作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这一升级项目将在现有基础上增设科研设备,包括11台中子谱仪和实验终端,以及国内首台缪子实验终端和高能质子实验终端。加速器打靶束流功率将从100千瓦提高到500千瓦,预计将大幅提升实验精度和效率。
1月10日,亚洲首个先进阿秒激光设施在东莞松山湖科学城启动建设。该设施将布局10条束线和22个应用终端,其中6条束线及13个研究终端将落地东莞。阿秒激光作为“超高速摄像机”,能够捕捉电子的极快运动,有望在物质科学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这两大科学装置的建设,不仅将推动基础科学研究的发展,还将与区域内其他大科学装置形成集群优势,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发展和产业升级提供强大支撑,助力大湾区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莞讯网观点:随着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和先进阿秒激光设施的启动建设,东莞正迅速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这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落地,不仅能够提升东莞的源头创新能力,还将为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未来,东莞有望在科技引领下实现更高水平的产业升级和发展转型。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