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批货值64.3万元的进口通信设备零件从深圳蛇口港进境后,通过“水水中转”模式运至东莞石龙码头,再调拨至企业建于东莞的全球供应链中心,接受黄埔海关监管。这是黄埔海关首次在全球供应链中心开展“水水中转”场景应用试点。
“水水中转”是指将货物以水路运输的方式,由启运港经中转港转运至目的港的运输模式,运输过程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水路区段构成。黄埔海关立足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物流”优势,创新“先理货、后申报”跨境快速通关模式,将海关监管顺势嵌入企业物流链、产业链,支持辖区重点企业打造集团式、区域性全球供应链中心。
以前企业进口货物主要从香港通过跨境公路运输至内地,物流线路较为单一。东莞海关深入调研,支持企业应用“水水中转”模式,进一步畅通物流通道。该模式下,进口货物运抵蛇口港后,通过“水水中转”运输至石龙码头,再转场运抵全球供应链中心验收、理货,一站式完成报关、检查、放行等通关手续,可节约1-2天物流时间。
东莞中外运物流有限公司经理温永强说:“‘水水中转’模式下采用‘全程提单’一单到底,企业在口岸海关一站式申报物流信息后,就可实现货物从境外启运地到境内工厂‘门到门’多式联运全程运输,避免企业多头签订运输合同、多程申报转关运输,保障供应链物流高效顺畅。”
除了“水水中转”模式,海关还为企业提供多种货物进口物流方案,打通东莞-香港国际空港中心物流通道,优化跨境公路物流运输,帮助企业依托全球供应链中心全面畅通海陆空物流通道,全方位保障物流链、供应链顺畅。
东莞海关表示,将立足“模式创新+先进制造”,以物流带动货物流集聚,通过低干预、高效能的海关监管模式,支持全球供应链中心强化内外链接功能,更好集聚全球要素、配置全球资源,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