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0日,东莞市以雷霆之势启动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深化行动,26家银行机构与百家小微企业现场签订授信协议,标志着这场覆盖全市70万小微主体的金融攻坚战进入纵深阶段。广东省发展改革委体制改革综合处副处长尤萱文在宣讲会上披露,东莞小微群体已占据全省十分之一版图,其创造的就业贡献率突破80%大关,技术创新产出占比超50%,堪称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生态的"神经末梢"。
金融监管总局与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构建的融资协调机制,在东莞显现出惊人爆发力。东莞金融监管分局副局长郭新闯亮出最新战报:工作机制启动百日,全市完成7.47万户小微主体深度走访,2.4万户企业进入融资"白名单",信贷投放规模稳居全省三甲。这组数据背后,是26家银行机构组建的镇街专班昼夜攻坚,更是"千企万户大走访"行动穿透市场毛细血管的真实写照。活动现场,东莞农商行、工行东莞分行等金融机构现场拆解政策工具箱:费用减免、无还本续贷、供应链融资三大利器直击企业痛点。特别是针对科创型小微企业的"研发贷"产品,首次实现知识产权质押与现金流评估双轨并行,年化利率较市场均值下浮150个基点。
莞讯网观点:这场融资协调机制的落地,暴露出传统信贷模式与小微经济特性的深层矛盾。当70万市场主体仅2.4万户进入推荐清单,折射出银企信息不对称的冰山一角。政策红利要转化为市场动能,亟需构建动态更新的企业信用数据库,推动金融机构从抵押依赖转向价值发现。唯有让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创新沃土,东莞方能守住大湾区制造业立市的战略支点。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