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湖机器人基地迎来科技盛宴
11月2日,第14届中国教育机器人大赛(ERCC)暨第2届未来卓越工程师大赛在松山湖XbotPark机器人基地圆满结束。来自全国33所学校的111支参赛队伍在此上演了一场充满科技感的竞技盛会。
大赛背景与主办单位
本次大赛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器人分会指导,由第14届ERCC大赛及第2届未来卓越工程师大赛组委会主办,全童科教(东莞)有限公司和松山湖国际机器人研究院共同承办。
多样化的比赛项目
比赛项目丰富多样,涵盖了遥控灭火、机器人游中国、智能搬运、机器人创意设计与制作、智能消防、高铁游中国、机器人擂台赛、机器人自由对抗赛、搬运码垛、智慧农业—春播秋收农业机器人、群机器人协作和舞蹈创意设计以及新增的超级弯道竞速和飞行巡航定点等多个赛项。
参赛选手的收获与感悟
广东医科大学的邓家俊作为参赛选手之一,表示比赛极大提升了团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强调比赛过程中的经验积累是最宝贵的,能够有效锻炼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大赛的历史与成就
中国教育机器人大赛(ERCC)自2011年创办以来,由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国内双一流高校的知名教授和全童科教创始人共同发起。目前已形成校级、省市级、国家三级竞赛体系,累计为国家培养了10万多名产教融合创新型工程师。2022年12月,ERCC大赛被列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发布的第四轮“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机器人竞赛指数”清单。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985大学对学生参加比赛给予大力支持和鼓励,并将大赛成绩作为该校考研加分项目。
大赛的教育意义
大赛组委会主任秦志强指出,大赛的竞赛项目与大一、大二的新工科专业基础课紧密结合,倡导赛学合一。例如,智能搬运、灭火、擂台等项目与大一、大二的C语言、单片机等课程深度融合,通过小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造力。
总结
第14届中国教育机器人大赛不仅是一场科技竞技的盛会,更是一次教育与创新的深度融合。通过多样化的比赛项目,大赛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创新型工程师。未来,这样的赛事将继续发挥其教育价值,推动科技与教育的共同发展。
表格:第14届中国教育机器人大赛概览
本网观点
中国教育机器人大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参赛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和技术交流的平台,更通过赛学结合的方式,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大赛对于推动我国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和人才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期待未来更多的青年才俊在大赛中脱颖而出,为国家的科技进步贡献力量。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