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广东莞优秀民间风俗实现古为今用

民俗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18-10-08 09:39:09

  推动广东莞优秀民间风俗实现古为今用
 
  “以形势为身体,以泉水为血脉,以土地为皮肤,以草木为毛发,以舍屋为衣服,以门户为冠带,若如斯,是事严雅,乃由上吉”。这是《黄帝内经》中的一段话,把大地比喻成人的身体解释病理,也说明了作为栖身之所的房子对人们而言是多么严肃的人生大事。因此,只有慎重对待建房过程,才有可能拥有一个安稳的家,未来生活才能平安大吉。
 
  建房是人生、厂商大事,关系一生安危,历来重视。在东莞,该传统仪式受到尊重,依旧能保持原汁原味。但追根溯源,在以前,生产力水平有限,建房需要亲友互帮互助,渐渐地就形成此独特的民俗。东莞建房有两千多年历史,建楼风俗是其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其上梁歌,流传至今,是研究传统歌曲、建房风俗的重要资源。
 
  目前,能完整展示东莞建房风俗、传承宋代上梁歌的主要在南城街道。
 
  2003年4至7月,被考古专家誉为“珠三角第一村”和“东莞历史文化的基石”的南城蚝岗遗址被发掘出来,成为目前东莞地区发现的最早的人类生活遗址。从东莞出土的汉代房屋模型来看,东莞建房有两千多年历史。[崇祯]《东莞县志》中,有宋代黎献《重建廉泉亭上梁文》,完整地纪录东莞的建房风俗。
 
  该习俗分六项:一旺地头、二尊基、三上梁、四祭灶、五入伙、六安神位。每个仪式都有丰富的祭品和复杂的仪式——先敬神明后敬人,使建房工人得到款待,加强主雇间的和睦共同建好房子。
 
  俗语说:“上梁不正下梁歪”。上梁是建房的关键步骤,东莞风俗十分重视上梁。上梁当天,须以酒肉宴请全体泥水工人。主持上主梁的,须是工人中技术最好的师傅。需给上主梁的师傅大红包。当天,完成上主梁任务后按例不再干其它事务。主梁安好后,须挂红布,悬大吉、铜钱(用红头绳两边各拴一大吉、铜钱),以示吉利。公共建筑物,在上梁时,须请德高望重的名儒作上梁文。主人家要拿着线香念祭文,直到成功。若同族有多房的,祠堂上梁须各备红布条,有的多达数条,如南城周溪翟氏祠堂。
 
  上梁时必唱的上梁歌。比如这首:抛梁东,峰头捧出日轮红。留得明经佳识在,朝青暮紫郁葱葱。抛梁西,石溜涓涓灌稻畦。酿作丰年供一醉,大家拍手唱铜鍉。抛梁南,窗户笼晴耸翠岚。老子于中兴不浅,诸君且住听清谈。抛梁北,路去东城接南陌。游人朝往暮而归,亭上饮泉知地脉。抛梁上,彩红制电光万丈。白袍从此破开荒,万里青云路如掌。抛梁下,遨头笑领深衣社。风乎童冠浴沂天,鼓瑟同歌暮春者。
 
  上梁歌,从宋代流传至今,具有极高的音乐与文化价值,是研究传统歌曲、建房风俗的重要资源。东莞上梁歌数量众多,从上面这一首便可以管中窥豹,略见一斑——东莞上梁歌不仅历史文化内涵丰厚,而且朗朗上口富有民间艺术特色,不可小看。
 
  建房风俗是东莞最早的、真实的民俗,是东莞人民古代礼仪与理想的重要文献,极具研究价值。它内容丰富多彩,各种仪式传递千年来的建房步骤、风俗,展示主雇和谐关系,表现历史传统及应有的和睦的人际关系,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的上梁歌,传于宋代,至今传唱,具有极高的音乐与文化价值,是研究东莞传统诗歌的财库。
 
  不过,建房风俗曾一度被当作建封迷信活动,屡遭禁止而濒危。传承人受到冲击,至今仍心有余悸。改革开放后,港台厂商涌进东莞,投资工厂、商场,也沿袭先祭祀后开工的传统。为免除港台厂商的心理顾忌,逐渐成为东莞市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点的南城街道率先放开禁条,让之随俗举行。
 
  此后,随经济的发展和房地产业蓬勃发展,建房风俗具备了坚实的发展基础,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村民也自发重修重建祠堂。东莞建房风俗,登上更大更阔的舞台。动工的仪式更完备,规模更大。古寺的重修重建,由佛僧颂经、四方洒香水,引来更大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东莞建房风俗也逐渐得以规范传承。
 
  不过,随着集体楼房兴起,个人平房大量减少,东莞建房风俗又出现了再次式微的趋势。为使建房风俗得以传承,南城街道加强了对传承人的保护,确立其社会地位与荣誉保证,每年给予一定的传承经费补贴。还对其经营的香烛店实施优惠政策,给予帮助。
 
  同时,南城街道办事处积极高度重视和支持“上梁歌”的录音录像工作,致力于保存传统歌词与曲调,先后多次聘请专家搜集传统的上梁歌曲及其载体歌书,从族谱、地方史书中,寻找上梁歌,并着手整理、编写东莞建房风俗歌,保存、丰富建房风俗歌曲;聘请专业人氏协助录音录像,保存整个仪式与唱法;综合东莞民间歌曲,编导东莞建房风俗歌舞,推广东莞优秀的民间风俗,实现古为今用。
 
  因此,建房虽是遍及全市,但能完整展示东莞建房风俗,传承宋代上梁歌的不多,主要在南城街道。(来源:东莞时报)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