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东莞沉香文化产业博览会成功举办

财经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24-12-06 11:51:19
 
“去年,香博会重回寮步影视城举办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尝试。我们通过场景式复原明清香市,为展会注入独特的文化韵味,备受瞩目。展会现场总交易额高达6800万元,意向协议采购额约6000万元,这一成绩充分展示了香博会的市场影响力和潜力。”对于去年香博会主会场又一次设立在古色古香的寮步香市影视城,东莞市沉香协会会长尹丰田感叹,古典雅致的建筑、涌动的人潮,让前来参观的游客体验了一把古代香市的繁华。
 
12月6日,2024第十四届东莞沉香文化产业博览会(下称“香博会”)在东莞寮步香市影视城举行,创新性地采用“1+5展览模式”,以寮步影视城作为主会场,牙香街、沉香文化博物馆、香博园、西溪古村和旭生香市文化创意产业园作为分会场,新增西溪古村和旭生香市文化创意产业园,不仅扩大了展会的覆盖范围,还为参观者提供更多元化的体验。
 
值得关注的是,莞香产业正逐渐从单一的消费领域向服务型领域拓展,当寮步莞香遇上“制造美学”,传统与现代、自然与科技的碰撞便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莞香的文化底蕴和独特香气,为现代设计提供了无尽的灵感来源;现代制造的精湛技艺和创新思维,则为莞香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自2010年以来,东莞香博会已成功举办了13届,吸引了多个国家和国内省市代表团等参展,累计实现总交易额超12亿元、游客接待量达180万人次。形成了沉香产业集聚、沉香产品集聚、沉香企业集聚效应,成为中国沉香行业最具影响力和生命力的博览会,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沉香第一展”。
 
香博会不仅仅是一个商业盛会,它还是文化交流的平台,为东莞市的国际合作提供了机会。通过国内外文化的交融互通,香博会有助于提高当地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促使他们更好地融入国际市场,为东莞的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
 
“去年香博会参观人数达到9万人次,这一数字充分展示了香博会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回想起去年香博会的盛况,香博会组委会执行主任叶伟雄感叹,参展商评价高,反馈收获颇丰,他们表示,不但现场成交数据相当可观,还达成了很多交易意向,结识了众多潜在客户和行业伙伴。叶伟雄坦言,游客们也对香博会给予了高度评价,众多游客表示,香博会不仅提供了一个了解沉香文化、欣赏沉香艺术品的平台,还让他们有机会亲身参与到各种互动活动中,感受沉香文化的独特魅力。
 
据介绍,本届香博会在12月6日至9日举行,总展览面积超5万平方米,其中主会场展览面积超3万平方米,展位近400个,展商超200家。叶伟雄对今年的香博会充满信心,他表示本届香博会展品涵括沉香工艺品、沉香制品、沉香贵重收藏品、香器香具、茶叶茶具、综合展区、特色美食展区、抖音直播专区等沉香全产业链。
 
尹丰田说,本届东莞香博会携手抖音电商珠宝文玩东莞运营中心,推出系列沉香主题活动,持续推动“中国好沉香”IP,以“找中国好沉香就来东莞找‘莞香’”为口号,推出一系列抖音电商沉香主题活动:一是推出“中国好沉香设计大赛”,展现沉香新势力新魅力,引领沉香消费市场新风向,助推莞香文化;二是推动抖音电商沉香全球选品中心落户东莞,通过线上搭建沉香产业发展平台,提高产业带产品的销量,助力沉香产业发展。
 
此外,叶伟雄还透露,参展商对于今年的活动参与表现踊跃,他们不仅将借助香博会这一平台展示自己的品牌和实力,拓展市场和客户,还将积极参与到香博会组委会组织的各项活动及论坛中,进一步加强与同行的交流与合作。“我们相信今年的香博会必定会为参展商及游客带来更加丰富的体验。”
 
2024年9月10日,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最高委员会成员、哈伊马角酋长谢赫·萨欧德·本·萨格尔·卡希米(以下简称“谢赫·萨欧德”)一行来到东莞市沉香文化博物馆,了解东莞的传统文化和先进制造情况,实地感受科创之城的历史人文底蕴和文明开放氛围。
 
香道文化,传承千年。在欣赏古法篆香、色空演奏后,谢赫·萨欧德亲身体验了空灵鼓的弹奏,他拿起鼓槌,轻轻敲击着空灵鼓的音舌,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兴致勃勃地学习着。“听着美妙的音色,我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谢赫·萨欧德说道。
 
鼓声悠扬传四方,声声空灵暖心房。时至如今,莞香已经成为寮步乃至东莞、岭南文化传统的一部分,成为具有个性特征的地域文化基因。莞香文化的建设,承载着重寻中国香文化记忆、复兴香道文化传统的历史使命,在传承创新中焕发着新生机、新活力。
 
过去,莞香主要以原材料或简单加工产品的形式出现在市场上,消费者购买后多用于个人使用或收藏。
 
“要让普通的老百姓了解莞香,符合平民化的消费能力,我们选择先做好莞香的文创发展。”作为广东香城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的尹丰田告诉记者,香城集团自创办以来,坚持以“植根产业发展、开创雅致生活、造福社会大众”为企业使命,深耕沉香产业,创新开发产品,打造沉香文化与产业高端品牌。香城集团文创产品的营收占比高达60%-70%,其研发的沉香日化用品、沉香精油、沉香香品、沉香文创礼盒等系列“香痴”品牌产品,为企事业单位提供优质的个性化莞香文创礼品定制服务,广受客户好评。
 
截至目前,寮步沉香产业年产值约5000万元,莞香种植面积约7000亩,商铺130多家,从业人员1000多人,拥有诸多销售店铺、研发基地,产业集聚区已基本形成。通过传统制香与深加工、精加工协同发展以及收藏和贸易等,寮步镇完整的沉香产业链已初步显现。
 
然而,随着消费者对高品质文化产品需求的不断增加,单纯的消费模式已难以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因此,莞香产业开始寻求转型,将重点从消费转向服务,以提高产业的附加值。
 
这一转型过程中,莞香产业链的整合与升级成为关键。莞香产业链涵盖了从种植、加工、销售到文化传承等多个环节。通过整合这些环节,可以促进资源共享,提高效率,同时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在销售环节,莞香企业不再仅仅提供产品,而是结合文化传承,为消费者提供莞香文化体验、品鉴活动等增值服务,使消费者在购买产品的同时,也能深入了解莞香文化,提升消费体验。
 
据东莞市沉香文化博物馆馆长黄梅芬介绍,自该馆开馆以来,接待游客嘉宾160多万人次,其中包括国家级及省部级领导70多位,还有多个国家高官前来参观,这都说明各个阶层的人士对香文化的重视。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莞香产业也积极拥抱数字化转型。去年,抖音电商珠宝文玩东莞运营中心与香博会紧密合作,举办了抖音电商沉香溯源活动,通过抖音平台发起#东莞香博会和#香市寮步双话题引流,总播放量超过1亿次,成功推广了香博会和莞香文化。
 
尹丰田对此印象非常深刻,他认为通过搭建电商平台,开展线上销售与推广活动,莞香产品得以更广泛地触达消费者。同时,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莞香产业能够更精准地分析消费者需求,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
 
莞香产业从消费向服务的转型,不仅提升了产业的附加值,也为产业的发展打开了新的空间。未来,随着转型升级的深入推进,莞香产业将继续焕发勃勃生机,为东莞的文化产业繁荣和文化传承书写新的篇章。同时,这一转型模式也为其他传统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在浩瀚的文化海洋中,沉香以其独特的魅力,一直是文人雅士所钟爱的瑰宝。寮步作为沉香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更是承载着这份古老而深邃的香气传承。当莞香遇上“制造美学”,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便悄然展开。莞香的文化底蕴和独特香气,为现代设计提供了无尽的灵感来源;现代制造的精湛技艺和创新思维,则为莞香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5月14日,一场《制造美学 莞香潮秀》,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美学融合。
 
在寮步镇的东莞市沉香文化博物馆,模特们身着典雅的中国风服装,佩戴着匠心独运的饰品,散发着东方女性的魅力与优雅。精湛的手工艺与莞香文化巧妙结合,行业内的工艺大师创作出一系列艺术珍品。
 
莞香药品、文玩、精油、化妆品、莞香酒、饰品……一系列高价值的衍生品,让莞香产业具备人文、地理与经济特性。
 
制造美学,是现代工业文明与艺术设计相结合的产物。它追求的不仅仅是产品的实用性和功能性,更在细节中体现出匠人精神和审美追求。在制造美学的指导下,每一件产品都是艺术品与科技的完美结合,它们承载着设计师的巧思妙想,也展现着现代工艺的精湛技艺。
 
市民可以看到,在高端家居设计中,沉香元素被巧妙地融入其中。无论是作为点缀的沉香小件,还是作为主角的沉香家具,它们都以独特的姿态诠释着现代家居的雅致与品味。沉香的香气在空间中弥漫,让人仿佛置身于一片静谧的森林之中,感受着大自然的呼吸和节奏。
 
同时,在时尚配饰领域,沉香也以其独特的魅力占据了一席之地。设计师们巧妙地将沉香与金银、珠宝等材质相结合,创作出既古典又时尚的饰品。这些饰品不仅彰显着佩戴者的个性与品位,更传递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在过去,莞香主要以其精湛的制作技艺和独特的香气吸引着消费者。采香、理香、拣香、窨香、合香……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和智慧,也赋予了莞香独特的品质和价值。然而,仅仅停留在制作的层面,显然无法满足当代人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
 
于是,寮步莞香开始了从“大香料”到“大健康”的华丽转变。这一转变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创新。
 
首先,莞香产业加强了与健康科技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引入先进的健康理念和技术,深入挖掘莞香的健康价值。其次,莞香企业积极开发健康产品,将莞香与健康生活紧密结合。例如,推出沉香精油、莞香养生茶等,满足消费者对健康生活的多元化需求。这些产品不仅保留了莞香的独特香气和养生功效,还融入了现代健康科技,使消费者在使用产品的同时,也能享受到科技带来的便捷和舒适。
 
寮步镇政府部门也给予了大力支持,推动莞香产业与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制定优惠政策、提供资金支持等措施,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创新健康产品,拓展市场空间。同时,加强与国际的交流与合作,提升莞香在国际大健康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如今,寮步莞香已经成功实现了从大香料到大健康的华丽转变。这一转变不仅为莞香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人们的健康生活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
 
东莞市沉香文化博物馆是寮步镇在2009年开启“古代香市,现代香都”莞香文化项目建设的八大工程之一,是全国第一座以香文化为主题的公益性博物馆,于2014年12月正式对外开放。
 
“十年弹指,一转眼它就要迎来十岁的生日。馆庆期间恰逢沉香博览会的盛事,我们作为香博会的分会场之一,将通过系列活动助力沉香文化与产业的进一步深度融合,为各地沉香行业融合发展搭建平台,同时,以馆庆为契机,持续为大众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东莞市沉香文化博物馆馆长黄梅芬说道。
 
东莞市沉香文化博物馆是国家4A级景区香市文化旅游区的重要景点。黄梅芬认为,香博馆作为寮步镇文旅融合的重要载体,对推动当地文化旅游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座博物馆不仅展示了世界各地珍贵的沉香藏品,还深入挖掘和传播了沉香文化的深厚底蕴。通过香博馆这一窗口,游客们能够切身感受到沉香文化的独特魅力,从而增强了寮步镇文旅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据介绍,香博馆以传承中国香文化、弘扬莞香文化和寮步香市文化为使命,竭力为广大群众讲述东莞故事、寮步故事。十年历程,不仅见证着香博馆飞速发展,更有寮步香市文化的灿烂复兴。
 
11月18日,“格物知香”——东莞市沉香文化博物馆“十周年”沉香文化校园巡展启动仪式在首站寮步中学举行。“这是我们其中的一个活动,走进学校,把香市故事、莞香味道带到孩子们身边,扎实做好莞香文化的科普教育工作,让本土优秀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黄梅芬表示,巡展将寮步中学设为首站,正是希望香文化从此继续传递,让它撒播至广大寮步学子的心中。
 
此外,香博馆将协办新一期的“香市讲堂”,邀请沉香专家做主旨演讲,以及业内名家进行访谈,对莞香文化及其产业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其进一步融合及创新多元发展的路径。
 
香博馆还将举办沉香文化博物馆联盟成立仪式、联盟单位沉香精品展、香魁争霸赛等系列活动。黄梅芬透露,由4个沉香博物馆联合成立沉香文化博物馆联盟,让更多资源互通,发挥每个博物馆的特色优势,打造全新的交流平台。
 
香博馆的这些举措不仅丰富了香博会的内容,提升了影响力和吸引力,还为沉香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这一系列活动的举办,香博馆将为广大市民和游客带来一场兼具文化韵味和时尚气息的沉香盛宴,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和喜爱这一独特的文化遗产。
 
对话
 
寮步镇宣教文旅办主任叶伟文:采取“文化+旅游+产业”模式 加快推动莞香文化发展
 
东莞日报:寮步如何高质量推动莞香文化建设,取得了哪些成效?
 
叶伟文:近年来,寮步镇积极推动莞香文化繁荣发展,采取“文化+旅游+产业”的模式,以项目建设为切入点,加快推动莞香文化的发展,努力构建莞香文化与经济社会共同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一是抓莞香文化建设,促进城市软实力提升。挖掘传承香市这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把莞香文化作为寮步城市主题文化,塑造寮步城市品牌,全面提升寮步人文气息,增强人们的文化自豪感和认同感,进而增强文化软实力。二是抓莞香文化建设,促进旅游产业发展。寮步近年来通过打造香市特色文化品牌,建设了两个国家4A级景区和一个3A级景区,成为东莞地区A级景区最多的镇街。寮步镇文旅融合发展走在了全市前列,先后获评为首批广东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和广东省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东莞日报:寮步在打造沉香产业链方面有什么亮点?
 
叶伟文:适应沉香产业发展新趋势,近年来寮步积极打造莞香“线上+线下”“国内+国外”贸易平台。积极引进抖音电商东莞基地落户寮步,推动抖音电商“中国好沉香”线上流量活动+线下香博会有机结合,成立沉香选品中心,推动沉香产业集聚发展。引导抖音电商基地孵化培育多家规上纳统沉香企业,积极开拓国外精油市场,开展跨境电商业务,扩大莞香国外影响力和提升市场效益。
 
东莞日报:寮步怎样进一步推动莞香文化建设?
 
叶伟文:接下来,寮步将积极开展“非遗+旅游”活动,依托香博馆、香博园、牙香街、又一味酱园、美味酱园等,推动沉香、寮步豆酱、石步羊肉、刺绣(寮步)等非遗主题旅游产品开发,打造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打造非遗课堂以及沉香文化、酱香文化研学线路,推动寮步镇文旅研学板块内容更加丰富,与文旅融合更加紧密。
 
积极推动“白+黑”“动+静”全天候多业态文旅发展。策划寮步莞香文化之旅两日游、三日游旅游精品线路,升级寮步旅游集散中心功能,吸引全国各地游客打卡寮步并提供吃住行游购娱一站式地接服务。大力发展夜经济、球迷经济。鼓励西溪古村、香市动物园、国政生态园等旅游企业利用AR、VR技术开发线上旅游产品及实景演艺产品。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