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莞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中,教育正成为推动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特别是东莞理工学院旗下的卓越工程师学院,以其独特的育人理念和创新的教育模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学院自2023年揭牌成立以来,紧密围绕“产教深度融合、校企敏捷联动、多元协同创新、工程文化浸润”的育人理念,构建了一种新型的学习生态。学院与西门子、腾讯、商汤等知名企业合作,开发了20余门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应用性与挑战度的项目化课程和微课程。这些课程不仅基于企业的真实问题和需求,还形成了研究课题,师生揭榜组队进行深度学习和研究,有效解决了相关工程问题。例如,脑机接口项目化课程就是以科产教融合实际项目为支撑的微课程,有20位本科生参与其中。课程负责人周雪玲介绍,该项目化课程聚焦基于脑机接口的硬软件开发,通过项目驱动教学,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脑机接口技术,实现理论到实践的转化。
卓越工程师学院不仅注重课程教学,还通过各类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赛事来提升学生的工程创新实践能力。例如,一个名为“基于多频异步雷达通讯技术的多人运动负荷监测系统”的项目化课程,就是一个企业委托项目,旨在实现对中小学生的运动负荷实时监测。同学们在课程中要进行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以及动手实践,涉及人工智能技术信息处理、生物传感器硬件模块、终端开发等多个领域。通过这样的项目,团队准备参加创新创业赛事,继续在重大赛事中提升综合能力。学院高度重视卓越工程文化建设,从战略层面加强对工程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将工程文化营造作为实施“三全育人”、构建“大思政”育人体系的重要环节。在理论课上,专业理论学习与工程文化育人交融并行。例如,广东省一流本科课程《数字电子技术》通过介绍电子技术的发展历程,展现各阶段起决定性作用的伟大贡献,“润物细无声”地培养学生求真务实、崇尚科学的学习态度以及持之以恒、勇于创新的精神。卓越工程师学院还大力实施“与龙头企业同伴,与领先行业同行”特色研学活动。学生们有机会前往腾讯科技、大族激光、佛山大众、科大讯飞、马可波罗陶瓷等行业龙头企业参访研学,体验先进制造、人工智能、前沿材料等工程科技前沿领域和现代产业发展趋势。同时,学院还定期举办“卓越工程师大讲堂”“创新创业大讲堂”,邀请企业高管和国内外名校、研究所的专家进校作学术报告,引导学生了解工程前沿和工程师肩负的光荣使命。
莞讯网观点:理工学院卓越工程师学院的创新实践,为东莞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校企联动、产教融合,学院不仅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还通过工程文化的浸润,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家国情怀。这种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模式,为东莞乃至整个粤港澳大湾区输送了大量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有力地支撑了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城市能级提升。期待东莞的教育事业继续保持这一发展势头,为城市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