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现场会于12月12日上午在松山湖通湖礼廊盛大启幕。此次活动由东莞市人民政府主办,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东莞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承办。大会以“翱翔蓝天·智领未来”为主题,汇聚了省市有关部门、军民航部门、低空经济领域专家、企业、院校、科研机构和协会组织的代表,共同探讨东莞低空产业的新未来、新生态与新飞跃。
自低空经济被纳入国家《政府工作报告》以来,政策层面持续释放利好消息。据中国民航局预测,到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5万亿元。这一广阔前景已成为多方共识,东莞市正积极抓住这一战略机遇期,通过政企研学媒联动发展,共同探索低空经济的新路径。
在活动期间,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全面介绍了全市低空经济发展的总体情况及未来重点发展方向。东莞市交投集团作为市国资平台,展示了低空经济工作的探索与实践,并发布了新的应用场景。峰飞科技、极飞科技等企业代表分享了各自的实践经验、技术创新和场景应用案例。
为促进更紧密的行业内交流与合作,东莞市低空经济产业联盟、东莞市低空经济发展有限公司、东莞市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研究院在大会期间揭牌成立。这三大平台的构建,旨在搭建一个政府、企业、学术机构和金融机构之间的高效交流与合作平台,进一步激活市场活力,推动产业规模的扩大与升级。
东莞市发展改革局局长叶惠明在会上介绍了东莞低空经济发展行动计划及扶持政策,明确提出到2026年,力争聚集链上企业超千家,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为实现这一目标,东莞将在政策支持、产业载体建设、应用场景拓展、支撑保障体系构建和服务优化五个方面重点发力。
在政策支持方面,东莞将出台一系列措施,涵盖引培链上企业、赋能科技创新、应用场景示范、基础设施支撑和产业生态优化等关键环节。在产业载体建设方面,以松山湖为引领,打造低空经济综合性示范区,并在谢岗镇、万江街道、厚街、洪梅、沙田、常平等镇街规划推出通航整机制造特色产业园区和低空零部件产业园。
在应用场景拓展方面,东莞将积极融入深圳空中交通试点改革,推动低空跨城出行和物流合作,同时在农林植保、电力巡检、应急消防救援等公共服务领域拓展应用场景。此外,还将支持市场主体发展飞行体验、飞手培训、航空赛事、旅游观光等新业态。
在支撑保障体系构建方面,东莞将加快制定低空经济发展规划和空域航线规划、低空基础设施布局规划,通过国资作用,加快起降点、试飞跑道、试飞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智联网”等管理服务平台和“低空+”等新应用场景的投资建设。
在服务优化方面,东莞将持续发挥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的统筹协调作用,为低空经济市场主体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空间保障,通过搭建企业供需“直通车”,精准组织供需对接会,实现上下游产业的协同发展。
现场签约与合作
大会期间,峰飞科技、大湾航空、数字鹰科技无人机、云之翼通航等近20个合作协议及项目现场签订,涵盖了无人机整机制造、零部件生产、低空测试、培训等方面,政府、企业、学术机构等主体深度合作参与低空经济,以更大力度促进全市低空经济产业链要素集聚、融合发展。
松山湖作为全市低空经济综合性先导区,在大会上进行了相关产业发展优势推介。松山湖已聚集丰翼科技、华松创新、火萤科技、东莞通航等低空经济产业链相关企业,在低空通信导航及智能网联方面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和优势。
东莞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和务实的举措,携手各方共同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形成功能互补、协作高效、共建共享的低空载体,推动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低空消费新业态,协力打造可投资、能受益、有保障的低空发展生态,为东莞经济转型升级注入新的强劲动力。
莞讯网观点:此次东莞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现场会的成功召开,标志着东莞在低空经济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通过政策支持、产业载体建设、应用场景拓展、支撑保障体系构建和服务优化等多方面的努力,东莞有望成为全国低空经济发展的典范。未来,随着更多低空经济项目的落地和实施,东莞的“天空之城”蓝图将逐步变为现实,为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