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坑镇筑牢禁毒防线 引导学生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为了提高青少年识毒防毒能力,近日,东坑镇禁毒办和井美村、草塘社区警长走进东莞开放大学附属职业技术学校,举行仿真毒品模型发放仪式,用最“简单粗暴”的方法,引导同学们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在这三步教你预防毒品侵害
防毒第一步:辨别毒品,了解危害
一般来说,毒品分为传统毒品、合成毒品两大类。
1传统毒品
传统毒品通过罂粟等植物提取,包括鸦片、吗啡、海洛因、大麻、可卡因等。
这类毒品会对身体器官造成严重伤害,引发大量疾病,威胁吸毒者的生命,同时还会产生严重的心理依赖。
2合成毒品
合成毒品是相对于传统毒品而言的,由人工化学合成,包括冰毒、摇头丸、K粉(氯胺酮)、麻古等。
合成毒品直接作用于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对人的大脑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合成毒品毒性更强,造成的精神依赖更为强烈,“一朝吸毒,终生想毒”。
3毒品的伪装
除了以上常见的毒品种类外,目前市面上还出现了不少毒品的“伪装品”。
“阿拉伯茶”:恰特草,效果与海洛因相似,稍不注意就会以为是茶叶或青菜。
“奶茶”:冲泡后散发奶茶香味,却混合了冰毒、K粉,毒性巨大。
“红冰”:冰毒提纯物,形如紫晶,状如大粒海盐。
“跳跳糖”:遇水即溶,香味都与跳跳糖相似,喝一次两天都会处于兴奋之中。
“浴盐”:一种新型致幻剂,颜色五彩缤纷,极具诱惑力。
“干花”:花叶上浸泡了毒品K3,毒贩会说这只是一种好闻的花,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吸毒。
下图的饼干、软糖、蛋黄派、果冻、巧克力、香烟,其实都是毒品的“伪装服”。
许多人都已了解毒品的危害
却还是误入毒品的陷阱
毒品为什么这样吸引人呢
这和吸毒的诱因有很大关系
防毒第二步:把握毒因,认清陷阱
青少年成为毒品受害者的主要原因:
1.好奇心驱使尝试毒品
2.交友不慎落毒潭
3.缺乏毒品常识,轻信他人
4.爱慕虚荣,将吸毒作为炫耀
5.追求刺激,视吸毒为享乐
6.受不良家庭环境影响
7.受网络涉毒行为侵扰
买货、找客、嗨友交流、晒毒照,这些涉毒行为已经渗透到互联网的方方面面,与深受青少年欢迎的QQ、微信等社交工具和网络购物扯上了关系,毒品借助这些渠道的流通更加隐蔽、更加容易。
防毒第三步:牢记两个“六”
青少年防毒“六不要”
1. 不要进入治安复杂的场所
2. 不要吸食陌生人提供的香烟、饮料和零食
3. 不要效仿“明星”、“大款”吸毒行为
4. 不要对吸食毒品产生好奇心
5. 不要听信网络上的毒品谎言
6. 不要结交涉毒“损友”
警惕身边“六迹象”
当你发现周围的人有以下迹象时,要警惕,他(她)可能已经沾染了毒品:
1. 无故旷课,学习成绩突然变差
2. 在家中或学校偷窃财物,或突然频繁地向父母亲友索财借钱
3. 藏有用途不明的注射器、锡纸、吸管等物品
4. 面色灰暗、眼睛无神、食欲不振、身体消瘦
5. 为掩饰手臂上的注射针孔,长期穿着长袖衬衣
6. 情绪不稳定,无端发怒,焦躁不安,睡眠质量差(来源:平安东坑)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