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高标准推进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

镇区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20-12-30 09:59:35
  东城高标准推进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
 
  “水蒲桃公园、稻香书院、河堤路……社区这两年环境和风景越来越好。”在东城周屋社区榕树乡韵广场,居民曾姨自豪地介绍家门口的变化。这是东城美丽幸福村居特色连片示范区。
 
  同沙社区大桥村居民黄仲恩喜欢到黄沙河东城段散步,沿着河畔亲水平台欣赏水清岸绿。这是东莞首个海绵城市示范项目。
 
  在温塘社区,东城专职消防队温塘分队挂上了东城防灾减灾新时代文明实践点的牌子,形式多样的活动将消防知识送到群众身边。这是东城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之一。
 
  在星城社区,淡小平家里常年搭着四五个床铺,将流浪汉暂时安置在家,让他们到自己的工地工作。他的家庭因此荣获“全国文明家庭”。
 
  这是东城持续深化文明创建的生动缩影。
 
  从推动城市精细管理到优化生态环境,从探索文明实践到坚持典型引领,近年来,东城街道不断推进文明创建常态化、全域化,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高标准推进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为东莞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贡献东城力量。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幸福底色,而城市品质是建设现代化文明城市的基础依托,东城街道对标“湾区都市、品质东莞”的标准要求,将文明城市创建作为重要抓手,全域提升城市品质,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夯实文明之基。
 
  在东城,不仅有摩天大楼、车水马龙,还有四季花开的城市绿化景观。东城以三大公园为依托,五大城市主干道路为重点打造区域,建成120万平方米的城市“彩色林”。“规则式与自然式”的栽植结合,打造多层次、多树种、多色彩的城市绿化景观,又为东城的宜居指数加分。
 
  走进东城多个社区,居民面貌焕然一新,美丽幸福村居新图景徐徐展开:
 
  在周屋社区,造型别致的观景台、玻璃栈道、榕树乡韵广场、荷花池公园、润园水田印象博物馆、古祠堂等令人目不暇接。周屋、余屋、温塘美丽幸福村居连片示范区建设初见成效,莞式传统村居与山水田园景观相得益彰,田园、湖泊、宗祠、民居、民俗等吸引了不少市民前往寻找乡愁记忆。
 
  堑头社区翻新改造社区小公园,增加休闲设施,改造成党建主题公园,建起了村史馆,积极发展新型产业园区,为居民搭起党建教育阵地,提供休闲场所,发展壮大社区集体经济。
 
  细微之处见功夫,东城不断深化精细管理,提升城市洁净水平。
 
  “榕树池子翻修了,里面的垃圾也不见了,就连大道两旁因为长期堆放垃圾的‘黑区’也不见了踪影。”在东城柏洲边社区休闲广场旁,居民刘杰明说着近年来社区环境的变化。
 
  凭借整洁的环境和合理的规划整改,柏洲边社区今年还登上了“洁净东莞·城市论坛”的“红榜推介台”。
 
  柏洲边社区的变化,正是东城推动“精细化管理”成效缩影。
 
  据介绍,东城修订完善《东城街道城市精细化管理方案(试行)》和《东城街道城市精细化管理考核办法》,综合运用明检、暗检、满意度测评等多种形式,对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进行全面考核。同时,充分运用考核结果,将城市精细化考核结果排名与社区城市管理干部个人薪酬挂钩等,以奖代补,全面调动相关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城管人员每天下沉各社区、各市政管养道路开展巡查监督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督促整改,形成常态化督导,确保问题及时解决在基层。
 
  东城还积极开展“洁净城市”专项行动,通过每月固定开展活动,有效清理了一大批社区卫生死角。推进垃圾转运站升级改造,基本完成辖区31座垃圾转运站升级改造,并接入市数字城管系统监管平台,完善生活垃圾收运体系。深入实施“厕所革命”专项行动,今年将完成52座社区公厕的升级改造工作。持续整治城市“六乱”和违法户外广告,切实开展覆盖城乡的全域文明创建。目前,东城街道已编制《东城街道生活垃圾分类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建设,加快建成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形成切合街道实际的生活垃圾分类模式。
 
  上月,位于黄沙河东城段海绵城市生态公园的“河莞家”志愿者河长驿站正式启用,这是东城街道团委及东城水务运营中心联合打造的全市首个以水治理科普为主题的水生态环境教育主题志愿者驿站,吸引广大市民可通过参观展厅、聆听科普讲解、亲子阅读、手工互动以及参与自然环境教育志愿服务活动等形式,向公众宣传水治理的方法,引导公众珍惜水资源,践行建设美丽东莞的目标。
 
  城市文明离不开生态文明。在贯彻新发展理念,优化生态环境方面,东城街道动作频频。
 
  “河莞家”志愿者河长驿站启用后不久,东城开展了首场“市民义务监督员”巡河交流活动,吸引周边近30名街坊参加。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东城积极推进老围河、黄沙河同沙段、光明排渠、下桥河、筷子河、上埔排渠、下埔排渠等7条黑臭水体综合治理。“市民义务监督员”巡河交流活动,正是东城吸引公众参与巡河治理的又一创新模式,希望积极引导社会公众参与河湖治理活动,确保河湖水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黄沙河东城段,是东城推进水污染治理的示范工程,东莞首个海绵城市示范项目。如今,“两岸有花,水里有鱼”是黄沙河东城段的景象,而几年前,这里还是水黑如墨。东城通过截污、清淤、治堤、活水、生态修复等,让黄沙河东城段逐渐恢复了生机,人们可以在“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的河边公园漫步。
 
  对此,东城同沙社区大桥村黄仲恩深有感触。他喜欢在傍晚时分从家里步行两三百米来到黄沙河东城段,沿着河畔的亲水平台悠闲地走上两圈,待上个把小时。和黄仲恩一样,如今周边不少居民茶余饭后也喜欢来到黄沙河畔散步、健身。黄沙河整治后还带动了沿河区域的物业、土地升值,周边产业优化,当地不少群众因此进一步获益。
 
  同样的变化也发生在下桥河,经过几年的治理, 河水黑臭黏稠的下桥河逐渐恢复清澈。岸边乱搭乱建被逐一清理,种植紫荆花等花卉树木,提升两岸的生态景观。
 
  一水一河总关民,为守护一方碧水,东城持续为生态福祉攻坚聚力,改善城市水环境和生态环境,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变化有目共睹,宜居宜业环境更加优越,市民的幸福感、获得感油然而生。
 
  值得一提的是,东城正积极开展河湖保洁志愿服务,街道领导班子成员、人大代表积极参与,今年已开展超过200场的河湖保洁志愿服务,倡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东城街道堑头社区、岗贝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防灾减灾新时代文明实践点、红蓝税屋新时代文明实践点、东江印象特色农业园都市农业科普新时代文明实践点……今年以来,东城一批文明实践站点陆续揭牌,不断拓展文明实践阵地,织密高质量文明实践网络,丰富优化基层文明实践服务供给。
 
  东城继续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探索,整合资源,统筹协调,今年以来,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举办超过700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不断丰富基层文明实践供给,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如:堑头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了给市民群众提供精细化的服务,统筹运用现有基层公共服务阵地资源,为社区市民群众提供了众多的学习和文化活动场所,其中“四点半课堂”就为广大家长解决了“孩子因放学早没人照看”的后顾之忧。又如:花园新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则依托已有的社区学校、综合服务站、文化综合服务中心、妇女之家等资源统筹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提供专业服务,引导群众参与,实践活动融入居民工作、生活、学习、文化、娱乐方方面面,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记者发现,东城各社区秉承着“党建引领、实践惠民”的理念,以灵活多样的形式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带到寻常百姓家。如:东泰社区采取“固定课堂”与“流动课堂”相结合,通过微信群开展“每周一典”“好书荐读”活动,灵活运用微信公众号、学习强国APP等便捷方式,推动学习教育常态化,线上和线下互动,让新思想更深入人心;堑头社区坚持设施建设与内容建设同步,建设党建公园、村史馆,整合资源打造基层党建和文明实践有机融合的基层实践阵地。
 
  在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探索中,东城进一步推动志愿服务规范化、项目化,让志愿服务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基本形式。东城街道现有注册志愿者55000多人,志愿者服务总时数超过100万小时;有专业社工120多人,累计服务500多万人次,经过多年的探索,形成了志愿者、社工有机结合,紧密联动的工作模式,不断提升基层服务水平,协助基层社区治理。今年,志愿者协会主要围绕疫情防控、河湖保洁、文明交通、“我们的节日”文化传承、爱国卫生运动等主题,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并坚持开展志愿服务培训,提升服务水平。今年9月初,东城街道积极探索,组织广仁驾校等6家知名企业,成立7支文明交通志愿服务队,参与文明交通志愿服务。
 
  此外,东城以文化人,涵养城市文明。今年以来,举办“零距离”艺术辅导“艺术夜校”26期,书法美术摄影培训36场,“东莞市民艺术大学堂”公益培训18场,读书活动50多场,送图书下基层16000多册,文化志愿者服务时数超过320小时。继续打造“文化传承在东城”品牌文化活动,开展12个传统文化教学活动。
 
  在全域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过程中,东城正用接地气的方式将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开展到群众当中,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里,让群众活动有去处、服务有保障、精神有寄托。
 
  上个月,来自东城星城社区的淡小平家庭因收留帮助流浪汉20余年,入选“全国文明家庭”。来自四川的淡小平来莞工作生活20多年来,和妻子在打拼的同时,收留帮助了7名流浪汉,帮助他们自力更生,寻找家人。
 
  暖人故事,文明底色。作为城市主体,市民的善行义举彰显着城市文明底色。为此,东城坚持典型引领,选树榜样,传递社会正能量,以一个典型带动一片,一个模范带动一方,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效应,打造城市的文明风尚。
 
  目前,东城共有30多人被评为“东莞好人”,其中东莞道德模范2人、广东好人2人。在今年初的“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爱心人士,东城街道组织发布“战疫善行义举榜”,传递正能量,凝聚了各界抗疫力量。如在梨川社区战“疫”善行义举榜上,有事必躬亲的社区干部、奔波一线的辅警分队长、慷慨解囊的企业家等,榜样们默默付出、甘于奉献的故事通过广泛的宣传,坚定了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和决心。
 
  上月,东城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活动走进东城实验中学,邀请了东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朱耀文、东城医院副主任护师缪翠、谢管家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谢华颖,讲述了参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难忘经历。三位抗疫勇士的演讲让现场师生鼓舞感动。
 
  发挥好人的引领作用,在社会上形成更强大的正能量,进一步凝聚社会共识,引领文明风尚。
 
  上个月,东城好故事进基层志愿宣讲活动(防灾减灾)专场举行,东城专职消防队党总支部书记、队长黄应强现场宣讲。黄应强曾获省、市通报表彰20余次,曾获公安部消防局“优秀指挥员”“训练标兵”“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荣获2019年第三季度 “敬业奉献”类、第七届东莞市道德模范、“广东好人”等荣誉。宣讲活动介绍了黄应强爱岗敬业的先进事迹,感染着与会人员,现场还通过宣讲和实践增强了参与人员的“防灾减灾”安全意识。
 
  值得一提的是,东城的党员干部在基层文明实践中发挥了带头引领作用,今年以来,东城街道各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超600场次。街道驻点团队共走访居民群众37000多户,走访工商个体户、企业6900多家,收集台账超过1000条,办结率达95%。尤其是在今年年初疫情防控的紧要关头,东城街道仅用1天时间成功组建一支由街道320多名党员干部和近180名职工组成的疫情防控阻击战支援队,全部深入一线重点场所协助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近年来,东城把先进典型引领作为推动文明新风形成的着力点,通过文明家庭、身边好人、最美人物立起文明标杆,激励广大市民见贤思齐,形成新时代文明风尚,为文明创建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为文明东城、文明东莞添光增彩。
 
  “数”说东城文明创建
 
  建成120万平方米的城市“彩色林”
 
  基本完成辖区34座垃圾转运站升级改造
 
  完成52座社区公厕的升级改造
 
  举办超过700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
 
  现有注册志愿者55000多人,志愿者服务总时数超过100万小时
 
  有专业社工120多人,累计服务500多万人次
 
  开展超过200场的河湖保洁志愿服务
 
  全国五好文明家庭1户,全国文明家庭1户
 
  有30多人被评为“东莞好人”,其中东莞道德模范2人、广东好人2人(来源:i东莞)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