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根据《关于印发〈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通知》(工信部规〔2024〕169号),完成了2024年178家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工作。东莞松山湖高新区在此次评价中表现出色,排名第20位,跻身全国高新区20强。在总体排名中,松山湖高新区位居第20位。在单项评价中,松山湖高新区在高技术产业营业收入方面位居第12名,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方面位居第19名,人均技术合同成交额方面位居第20名。这些成绩凸显了松山湖高新区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方面的强劲实力。
今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按照《国务院关于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20〕7号)部署要求,进一步强化评价的战略导向作用,研究修订了《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此次评选是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调整后的首次发布。这一调整旨在更全面、准确地反映高新区的发展质量和潜力。
自2020年7月纳入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以来,松山湖高新区在科技创新和产业集聚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松山湖相继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建设的若干意见》等三大顶层设计,并出台了一系列科技创新政策,包括《促进源头创新实施办法》《支持技术研发实施办法》《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施办法》等,从多个方面为松山湖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松山湖大科学装置集群初步成型,科创生态“雨林”加速育成。“超级显微镜”中国散裂中子源跑出大科学装置的“加速度”,二期工程于今年启动建设。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取得多项重大科研进展,科技成果转化“松山湖模式”育成。南方光源研究测试平台已投入使用。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和香港城市大学(东莞)也取得了新的进展。产业方面,松山湖产业集聚成势,向“新”向“质”发展。东莞市工业数字大厦、松山湖开发者村、腾讯云(松山湖)数字经济产业基地等具有牵引性的平台相继启用。数字经济浪潮澎湃。XbotPark机器人基地松山湖总部新园区正式开园,建设全球独一无二的硬科技创业的梦工厂。“机器人军团”强势崛起。松山湖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日益壮大,迸发产业新动能。松山湖高新区的优异表现得益于其在科技创新和产业集聚方面的持续努力,以及政策体系的有力支持。未来,随着更多大科学装置的建设和科研成果的转化,松山湖有望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取得更大的突破,为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莞讯网观点:东莞松山湖高新区的排名提升,不仅展示了其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方面的雄厚实力,也反映了地方政府在推动高新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的积极作为。松山湖高新区的成功经验,为全国其他高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