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冬季的到来,天气逐渐变冷,群众饮食进补的需求增加,同时各类节日和聚会增多,食品安全风险相应增大。桥头镇市场监督管理分局提醒广大群众注意饮食安全,谨防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以下是一些关键的食品安全提示和预防措施。
在外就餐注意事项
1. 选择卫生条件良好的餐饮场所:外出就餐时,应选择证件齐全、管理规范、环境卫生整洁的餐馆。
2. 注意饮食搭配:点餐时要注意荤素搭配,避免饮食过度,造成肠胃不适。
3. 确保食物煮熟:食用火锅、海鲜时注意生熟分开,防止交叉感染;各类食材要充分煮熟煮透再食用。
4. 使用公筷公勺:聚餐时要使用公筷公勺或分餐制,注意个人卫生。
家庭聚餐注意事项
1. 购买新鲜食材:在合格规范经营的市场或超市购买新鲜的瓜果蔬菜、水产品等,不购买来源不明的食物。
2. 食材处理要规范:食材加工前要认真清洗,注意生、熟食物分开处理;烹饪时要将食材烧熟煮透再食用,避免食用高风险食物如生腌、凉菜等。
3. 合理储存食物:按需备餐,食物尽量当餐用完,如有剩余,要及时放入冰箱合理储存。
冬季进补注意事项
1. 谨慎使用中草药:在使用中药或中草药煲汤时,要严格把控好用量,避免过量摄入。
2. 适量进补:冬季进补应适宜,避免大量摄入过多的脂肪、药用成分,以免加重脾胃负担。
3. 严禁食用野生动植物:野生动植物难以分辨有毒无毒,一旦食用,极易导致食物中毒,严重者会使人昏迷,甚至死亡。
食品添加剂在合理使用下通常对人体健康无害,但过量或不当使用可能会带来一些健康风险:
1. 致癌风险:某些添加剂如人工甜味剂、色素等经动物试验证实有致癌作用。
2. 急、慢性中毒:由于添加剂制造原料不纯或过量使用,可能污染食品并导致急慢性中毒。
3. 潜在健康风险:某些抗氧化剂如丁基羟基茴香醚可在体内蓄积,对机体造成潜在危害。
4. 胃肠道不适:过量使用某些添加剂如防腐剂、增稠剂等,可能刺激胃肠黏膜而引起胃肠道反应。
5. 牙齿损坏:部分甜味剂或糖类添加剂可能会腐蚀牙齿,长期大量食用且没有注意口腔卫生的情况,可能诱发龋齿。
6. 脏器损伤:长期大量食用含有添加剂的食品,可能会影响身体的新陈代谢,加重肝肾负担,导致代谢紊乱,甚至出现代谢性碱中毒。
高风险食品谨慎食用防中毒
1. 米酵菌酸中毒:避免食用长时间发酵的米面类食物,注意木耳、银耳的泡发时间和储存条件。
2. 霉变甘蔗:识别并避免食用发霉变质的甘蔗,特别是红心甘蔗。
3. 肉毒毒素中毒:避免食用家庭自制的罐装食品或生的、未充分加热的发酵食物,确保食物彻底加热。
消费者在餐饮消费过程中一旦发生身体不适或明显的食物中毒症状,应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并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同时注意保存好就餐发票、食物余样、就诊记录、检验报告等相关证据。如发现食品安全问题,请及时拨打12345或12315电话进行投诉举报。
莞讯网观点
冬季是食品安全事故的高发期,群众在享受美食和进补的同时,也应提高食品安全意识,注意饮食卫生和食材选择。桥头镇市场监督管理分局的提醒为广大群众提供了重要的食品安全指导,帮助大家预防食物中毒,保障身体健康。同时,消费者在遇到食品安全问题时,应积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及时投诉举报,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饮食环境。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