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过后,艾草“悄悄”地抽出了嫩芽,一年之中最为鲜嫩。清明前,企石镇很多村民喜欢采摘艾草用来制作传统“艾角”小吃,“艾角”其独特的艾香味,包裹着芝麻花生或红豆等馅料,味道软糯清甜,深受企石市民的喜爱。
近日,记者来到企石镇博厦村村民霞姨的家中,霞姨正在摘取一把把艾草,将其清洗干净,去掉老根,摘下最嫩的茎叶作为制作“艾角”的材料。她表示,新鲜的艾草味苦,要经过清水多次洗涤,除去叶子上依附的各色杂质和碎土,然后经过开水烫煮,才能去掉一定的涩味。
记者现场看到,艾草要先清洗干净然后沥干,往锅里滴些许油,把艾草放进锅里煮,捞出切碎后再次放进锅里煮沸,能更好地去除艾草的涩味。煮好的艾草汁倒进糯米粉中搅拌,反复搓揉、挤压和延展,十来分钟后,面团形状逐步发硬。这时候霞姨就开始制作“艾角”,抓一小团面团出来,将其捏成中间凹的形状,包上炒香的馅料,搓成一个个角子形状,放到蒸笼里,等上约10分钟,艾角就可以出炉了,揭开锅盖腾腾热气中,一阵阵艾草的清香扑鼻而来。
每年的清明前后,艾草生长得最好,正是大家吃艾草的好时候,艾草可以做成艾糍、艾角、艾糕等小吃,家人都很喜欢吃。而且艾草有去湿解毒的功效,因此艾草做成的小吃也深受市民的喜爱,小小“艾角”不仅藏着春天的味道,更承载着企石一代又一代人对传统美食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