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康景轩教授“病从口入”新解——吃出来的重大疾病

医疗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20-09-22 15:18:53

“病从口入”通常被理解为由于吃了不干净的、被致病物质污染的食物而生病。但这种“病”通过清洁卫生工作就能够避免。今天想和大家说的“病从口入”是指如果食品选得不正确,吃得不合适,饮食营养不均衡,就可能导致体内的细胞和器官功能不够完善,身体的免疫力和炎症调节处于不利的状况。从而引起慢性炎症的出现,增大发生某种疾病的风险,最终可能导致癌症、脑卒中、冠心病、糖尿病和老年性痴呆症等重大疾病的发生。

今天接受采访的是美籍华人康景轩教授。康教授是现任哈佛医学院麻省总医院脂类医学与技术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浙江大学)、首届全球Omega-3科技杰出贡献奖获得者、国际Omega-3研究学会主席。他是全球脂类医学和营养基因组学研究领域具有国际知名度的科学家,是Omega-3脂肪酸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用开创性的理念和颠覆性的技术在脂类营养代谢与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防治方面做了大量突破性的基础研究和干预实践,有效推动了脂类医学研究和慢病营养干预的应用发展。

我么一起来听听康教授对于“病从口入”的看法吧。

1.从人类进化看我们的饮食问题

一般来说,饮食不正确、营养素的摄入不均衡由两大方面的原因造成:第一,目前食品本身的营养成分已经发生了改变。例如同样是鱼,但现在购买的鱼的营养成分已与以前有所不同,最明显的就是Omega-3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减少了,污染物增多了,而归根结底,这是由于外部大环境的改变所造成的。第二,个人的生活习惯所造成的吃得不对。

为什么说外部的大环境发生了改变呢?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农作物的改变

在农业商业化和现代工业发展之前,蔬菜、粮食等农作物的生产条件都是非常天然、有机的。但在近几十年来,农作物的耕作手段已经发生了改变,开始使用化肥来改良土壤,喷洒农药来确保收成,安装大棚来控制温度等。而当土壤的土质被肥料所改变的同时,种植的农作物被农药所覆盖,生长的温度、环境发生了变化,种植出来的果实的成分也随之发生改变,甚至化肥和农药等不该存在在食物里的物质也进入了我们的食物链。

(2)肉类的改变

以前对畜禽等动物采取的是放养的形式;这样,它们所吃的食物都来自大自然,比如昆虫、蚯蚓和草等。现在则采取圈养的形式,很多畜禽都失去了活动自由,待在圈里、窝里等着长肉、长油;喂养的食物也是经过加工的精细饲料,尤其是以玉米为主的谷类饲料;不仅如此,有的饲养者还会在饲料中加入激素,以促使畜禽长得更快、瘦肉更多。可见,现在市场上肉类(包括畜禽肉、鱼、蛋和奶制品)的成分也和以前不一样了,Omega-3不饱和脂肪酸等该有的营养成分已经不存在了,而Omega-6不饱和脂肪酸等成分又太多、过剩了。

(3)加工食品的出现

加工食品是造成现代人饮食不正确、不均衡的主要原因之一。发达的食品加工业的出现,只是带来了方便和对能量与口味的满足,而不是对营养和健康的实现。实际上,加工的过程中,为了追求食品的味道和稳定性,改变了很多营养成分,添加了各种化学成分。例如,不稳定、易被氧化的Omega-3不饱和脂肪酸就可能在加工中被破坏掉,或者专门被剔除出来。再比如维生素A、维生素C这两种抗氧化物,由于它们不耐高温,加工中的高温环节也会破坏掉它们。纤维素更是如此,由于现在很多食品(例如糕点)讲究精致、入口即化,丝毫不用费力咀嚼,于是纤维素和其他“粗”的东西就都被去除了。不仅如此,现在食品的脂类、盐分和含糖量都整体有所增高,防腐剂、色素、香精等“剂”的添加更是越加泛滥。这样,我们所吃食品的营养成分又怎么会和以前的一样呢?

因此,外部大环境导致食物的成分发生了变化,很多食品的天然性大打折扣,营养成分也发生了变化:要么相比过去“大缩水”,要么陡然增加了其中的某种成分,甚至出现了“新成分”。

除此之外,个人对食品的选择和饮食习惯也导致我们选择了不恰当的食物。例如,现在很多年轻人爱吃快餐、加工食品(方便面、饼干、奶酪、火腿肠等)和肉类,而不爱吃粗粮、蔬菜等,由此就更加带来吃进去的食物发生变化、营养不均衡的问题。

总体来看,这些变化的最终结果是出现“三缺”和“三多”:缺少膳食纤维素、抗氧化物和Omega-3不饱和脂肪酸,糖、自由基和Omega-6不饱和脂肪酸却严重泛滥。最重要的是,这些变化都让我们的基因难以适应

“三缺“和”三多“

2.基因决定了我们应该怎么吃

基因也叫遗传因子,是带有遗传信息的DNA分子。正是有了人类基因的诞生,人类这个种群才得以在地球上生存、繁衍,人类的文明也才得以产生、发展并延续下去。但是,从地球上出现最原始的生命(单细胞),到生命的最高阶段——人类的诞生,都不是无缘无故发生的,它的获得是由环境所决定的,并且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长达10亿年。在这个过程中,饮食就是决定基因形成的非常重要的环境因素。

也就是说,人类部分基因的形成正是由当时食物中所含营养素的成分与含量确定的。此后,只有进入体内的营养在成分和含量上都与当时的情形相符,基因才能达到它的最佳工作状态,最完美地执行它原本应该执行的功能。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我们的基因决定了我们应该怎么吃。

也许我们无从考证最初的人类具体吃什么,但至少我们知道,他们的食物都是生于自然、长于自然的,成分并没有什么太大变化。但是,进入现代社会后的短短100多年里,食品开始飞速变化,如某些营养素变多了,某些营养素却变少了。

在这沧海一粟的100多年里,人类的基因可以看作毫无变化,这就导致我们的基因不再能适应吃进去的东西,造成体内微环境的失衡,“内伤”、炎症不断,功能不再完善,重大疾病的发病率也就越来越高了。(见图3-3)。

人类进化导致人类发病率越来越高

3.摄入的营养素与基因功能所需不相配是造成现代慢病高发的重要因素

据统计,癌症的发病率在近30年内增加迅猛,是夺走人生命的主要杀手。为什么食物变得美味、方便后,反而会让我们生病呢?这是因为我们吃进去的东西会影响身体器官的化学成分,这些化学成分又进一步影响我们的基因;而它们能不能相互适应、友好合作,就决定了我们的健康状况如何。

就像小汽车的发动机和汽油。发动机是为燃烧汽油而设计的,只有加入纯的汽油,发动机才能最低损耗地工作;倘若加入掺了杂质(例如水)的汽油、甚至加入了不相干的柴油,非但汽车的行驶速度会受影响,废气的排放量会增加,更有可能导致汽车的磨损、故障的发生,甚至引发交通事故、致使整个汽车报废。放在车身上,很多人都明白这个道理;可一旦把汽车换成了我们的身体,好些人就不会换位思考了,每天仍然拼命地给身体增加基因不能识别或者处理的食物成分,同时还希望身体健康、长命百岁。这又怎么可能呢?要知道,我们的基因能适应的是漫长的形成过程中的食物,而不是今天飞速变化的食物。

所以,如果食物变得让我们的基因无法适应,基因就不能发挥其原有的功能了。长期如此,就会造成:

(1)人体各系统功能紊乱,体内微环境失衡,免疫力异常,形成易病体质;

(2)产生很多致病因子,增强对疾病的易感性,致使细胞受到“内伤”,DNA分子受到破坏;

(3)损伤、失衡累积到一定程度,就可能导致器官病变,甚至引发癌症、脑卒中、冠心病、糖尿病以及老年性痴呆症等多种重大疾病。

其实,基因对每个人都是大同小异的,不论是古代人还是现代的人,都由基因设定了一百年左右的寿命。能否达到甚至超越百岁的界限,就取决于我们能否始终把自己的身体保持在理想的状态。而调节身体平衡的秘诀也很简单,关键之一就是一日三“掺”(请阅读第七章第2节)。

4."营养三宝":现代人普遍缺乏的营养素

综上所述,近代的食物生产和加工以及饮食习惯的改变,给食物本身及人体内的营养成分都带来了巨大的改变,比较突出的变化是“三缺”:即缺少膳食纤维素、抗氧化物和Omega-3不饱和脂肪酸;和“三多”:即糖、自由基和 Omega-6不饱和脂肪酸。这些反向的变迁造成体内营养素及代谢产物的失衡,并与基因的功能需求产生冲突,以致出现“内伤"或炎症等病理变化,成为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病基础。因此,我认为,Omega-3脂肪酸、膳食纤维和抗氧化物这3种营养素是现代人普遍比较缺乏的营养素,适当补充这三种营养素以改善体内的平衡在防病治病中非常重要。

据了解康景轩教授的学术成就非常卓越,大家可以看一下他的研究领域与作出的突出贡献,就知道康教授对“病从口入”是最有发言权的科学家了:

● 心血管病(心率失常、心源性猝死、动脉粥样硬化)防治研究:

运用综合的研究方法,系统地证明了Omega-3脂肪酸抗心律失常和防治心源性猝死的功效,首次揭示了Omega-3脂肪酸抗心律失常作用的分子机理;他的研究已开发了两项用于预防和治疗心律失常和猝死的脂类配方,并获得了美国专利,发表了多篇在该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科研论文。此外,运用新的实验模型阐明了omega-3脂肪酸在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作用及原理。他的研究成果为美国心脏协会颁布关于增加摄取omega-3脂肪酸以保护心血管健康的指南提供了依据。

● 生物技术方面的研究:

首创脂肪基因转化技术,把动物体内不好的脂肪转变成有益健康的脂肪;创建世界第一个能合成“鱼油脂肪酸”的动物。论文发表在世界顶尖的《自然》杂志,并获国际专利。该革命性技术引起世界各界高度关注,及各大媒介广泛报道,被Nature杂志评委2006年度“十大波士顿重要研究”并连续被Discover杂志评为2006年度和2007年度的“世界百项重大科技发现”之一。

● 癌症防治研究:

在脂肪代谢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做了大量开创性研究。揭示了肿瘤及癌干细胞脂质代谢的特点;运用各种实验模型,证明Omega-3脂肪酸在癌症防治及癌症病人康复中的作用;发现了新的抗癌靶点,提出了综合代谢干预的抗癌新理念,并开发了由营养素组成的抗癌产品,已申报专利,目前正在临床试用推广。其中一研究被美国医学科学院(NIH)评为当年(2006)最有价值的营养干预研究。康教授被上海癌症康复中心聘为首席营养顾问。

● 实验模型与必需脂肪酸作用的研究:

首次创建了fat-1、fat-2新型动物实验模型,突破了Omega-3研究瓶颈,有效排除了膳食混杂因素对脂肪酸功效评价的干扰。该模型已被世界各地100多个实验室采用,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好评,为推动全球对不同脂肪的功效认识和慢病防治应用起了重要作用。

● 糖尿病/肥胖防治研究:

研究了Omega-3脂肪酸对糖尿病I-型和II-型的发生发展的影响,发现了Omega-3调节血糖新机制(抑制糖异生);阐明了Omega-3在调节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揭示了Omega-3抗肥胖作用的新机制(调节脂肪干细胞和棕色脂肪代谢);已开发了多个独特(安全,快速,有效)降血糖的产品/方法。目前正在临床试用。

● 脂肪肝/高血脂防治研究:

研究发现了Omega-6和Omega-3脂肪酸对脂肪肝的相反作用,揭示了Omega-3在降血脂,抑制脂肪在肝脏堆积的作用机理及相关的基因表达;证明Omega-3在酒精脂肪肝的防治作用。并开发了用于解酒护肝产品,目前正在人体试用。

● /神经病变防治研究:

研究表明Omega-3脂肪酸在大脑发育,智商及神经损伤修复中的作用;已发表多篇论文证实了Omega-3脂肪酸在防治外周神经损伤、骨髓损伤及老年痴呆症的重要性。还做了人体研究,发现脂肪代谢异常与儿童自闭症有关,还证实补充Omega-3脂肪酸可改善儿童智力。

● 肠道微生态与炎症调节研究:

研究发现了Omega-6和Omega-3脂肪酸对肠道微生态的相反作用,并揭示了它们与慢性低度炎症发生发展的关系。已开发出有效控制慢性炎症的干预方案

● 检测技术的开发:

康教授团队还致力于研发新的检测方法和技术,建立简便,快捷的检测手段,供科研和临床使用。已在利用激光显微镜检测脂肪酸研究有突破,结果发表在国际顶尖杂志《科学》上。目前多项新检测技术开发正在进展中。

● 干细胞研究:

康教授的工作已经表明,必需脂肪酸和它们的代谢物可以调节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他的团队目前正在探索如何利用营养素代替药物作为一种新的方法来调控或改进干细胞功能,以提高干细胞治疗的效果。

● 环境污染健康干预研究:

康教授对环境和全球变暖与人类健康关系,从营养学的角度提出独到见解,其论文发表在国际重要杂志上。他的团队正在研究常见污染物(来自空气,水和食物)及PM2.5对健康的影响,已发现其对身体多系统的有害作用。目前正在试图开发一些可行的干预方案/产品,用于降低已被污染人群的患病风险。

● 长寿/美容的研究:

发现维甲酸能与M6P/IGF-2受体结合以调节自噬作用。目前正在研究营养与长寿的关系,阐述了Omega-3脂肪酸在长寿中的重要性;对全球各地的长寿人群进行食物科学普查,提出关于延缓衰老与健康长寿的新理念,利用巴马资源,开发系列抗衰老产品。

● 营养基因组学/个性化营养:

康教授是该领域的倡导者,正在开展一系列前沿性研究,把基因学和营养学结合起来开辟营养在防病治病保健的新途径。推动营养健康新理念,并提出“营养三宝”饮食原则。目前正在致力于研发治疗性营养干预,为疾病治疗提供新方法。

● 优生优育研究:

发现了omega-3对人类精子质量的影响,研究如何用非药物方法改善精子和卵子的功能,提高生育能力和新生儿的健康程度。正在研发一些营养干预方案/产品,用于改善已被污染人群的不孕不育问题。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