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启动,助推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

科技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25-01-12 21:22:01
 
位于东莞的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作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自2018年投入运行以来,已成为全球科学家研究物质微观结构的重要工具。2024年1月,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正式启动,标志着这座“超级显微镜”将迎来升级改造,束流功率将从100千瓦提升到500千瓦,以满足更多科研需求。省人大代表陈延伟,作为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副总指挥,长期致力于推动大湾区科技创新。陈延伟不仅在科研和管理上贡献突出,还以人大代表的身份,提出多项建议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的科创吸引力。在即将到来的省两会上,他将提出加速布局南方先进光源的建议,以促进大科学装置的集群效应,吸引更多人才、资金和创意。
 
中国散裂中子源自首次打靶成功以来,已向全球科学家开放12轮,每年开放时间超过5000小时。其科学产出有四分之一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的用户,极大地方便了港澳地区科学家的研究。目前,中国散裂中子源注册用户超过7000人,完成1700多项课题,在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陈延伟建议在粤港澳大湾区加快布局同步辐射光源等大科学装置,以形成集聚效应,护航基础研究、核心技术突破和制造业升级。南方先进光源作为一种同步辐射光源装置,与散裂中子源互补,能够实现“1+1>2”的效果。目前,北京、合肥等地已拥有同步辐射光源,而大湾区拥有全国唯一的脉冲型散裂中子源,若能新增一台同步辐射光源,将极大提升大湾区在全国乃至全球的科研吸引力。
 
陈延伟见证了东莞松山湖从一片荒地发展成为科创热土的过程。随着大科学装置和省实验室等设施的落地,松山湖对青年人才和科研项目的吸引力不断增强。陈延伟在各种学术活动中积极为松山湖和中国散裂中子源代言,吸引了大量才俊到广东工作生活。2024年10月1日,《广东省科技创新条例》正式实施,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政策支持。陈延伟作为人大代表,不仅参与了条例的调研和推动,还积极向同行宣传这一利好消息,助力科技创新环境的优化。
 
莞讯网观点:粤港澳大湾区在科技创新方面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特别是在大科学装置的建设和布局上。随着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的推进和南方先进光源的潜在布局,大湾区的科研基础设施将更加完善,有望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高地。同时,《广东省科技创新条例》的实施将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为大湾区乃至全国的科技进步贡献力量。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